港北区承接好贵港市环卫职能秘诀:“洁齐美”源自“思路新”

  贵港市中心城区的港北区,去年底承接环卫职能下放后,创新思路,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试行小区垃圾分类、稳定环卫工人队伍等举措,确保城区“洁齐美”。

  1 企业来“扫地” 政府当“裁判”

  10月15日,身穿“家宝环境”保洁服的保洁员姜明夫妇一早就来到贵港市港北区中山中路至江北大道责任路段清扫保洁。妻子清扫路边垃圾,姜明负责收集垃圾、清理果皮箱。“约2公里路段,每人每月工资有1500多元,扫得好公司还有奖励。”姜明说。在贵港市旧城区,像姜明这样的保洁员还有200多人,他们清扫街道、运送垃圾或开洒水车除尘等。

  去年11月1日,港北区在贵港市率先在城市环卫公共领域“买服务”,以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将旧城区13条主次干道、12个社区(小街小巷)、面积为126万平方米的环卫作业区推向市场。

  港北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甘珂将此比作“企业来‘扫地’,我们当‘裁判’”,环卫所每周进行不定时、不定点的督查,一旦发现清洁不到位就责令承包人及时整改,不仅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环卫资源短缺的难题。”

  中标的家宝环境项目经理李涛介绍,针对旧城区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的现状,公司投入400多万元,购买收集车、洒水车、大型后压车、扫地车等设备,招聘200多名保洁员,突击清理216处卫生死角,清理混合垃圾1820吨。如今不论是主干道还是里弄小巷,都有专人负责清扫,机械化和人工相结合,从6时到21时,每天安排3个班次,日收垃圾达120吨。

  港北区分管市政工作的区委常委、副区长、宣传部部长梁铧文说,环卫实现市场化运作,让专业公司“一把扫把扫到底”,改变了过去城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管理模式,实现“管干不分”向“管干分离”的转变,既缓解了环卫工人紧张、设备设施短缺的问题,又使旧城区换新颜,达到政企双赢。

  2 垃圾分开收 处理“减了压”

  10月16日8时,家住港北区交通局小区的朱阿姨,将手里的3袋垃圾熟练地丢进印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字样的3个垃圾桶。朱阿姨说:“家里垃圾都分类,配了3个小垃圾桶,厨房的放厨余垃圾,客厅的放其他垃圾,阳台的放可回收垃圾。过去可不是这样,所有垃圾都扔垃圾桶。”

  记者看到小区垃圾投放点的蓝、绿、灰、红4个大垃圾桶特别显眼,桶上清晰标注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物质。甘珂说:“去年我们在基础设施较完善的5个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今年又新增2个小区。刚开始很多人不习惯分类,嫌麻烦,工作人员就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垃圾分类方法和好处。”

  郑木兰是港北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四中队队长,她的管辖区有3个小区推行垃圾分类试点,一有空她就到试点小区转转。“大伯,现在推行垃圾分类,剩菜剩饭、骨头菜叶菜根这些厨余垃圾就放进蓝色垃圾桶,矿泉水瓶、纸皮、布料能回收的放进绿色垃圾桶,砖瓦、餐具、渣土、纸巾之类就放进灰色垃圾垃圾桶,废电池、坏灯管、过期药品就放到红色垃圾桶。”

  市民莫女士说:“垃圾分类其实并不难,举手之劳而已。”她家的垃圾早已分类收集、分类投放了。财苑小区管理员说,随着垃圾分类宣传的深入,居民素质悄然提高,大家每天自觉将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

  港北区市政管理局负责人说:“这样一来,源头的垃圾量少了,大大减轻了后期处理压力。下一步,将全面有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3 聊天拉近心 保险稳人心

  126万平方米的旧城区让专业公司管了,仍有278万平方米的新城区清扫保洁面积由港北区自己管。环卫保洁俗称最苦最累的活儿,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如何让环卫工人安心工作,成为港北区政府认真对待的问题。

  甘珂说:“当时职能下移时有环卫工人347人,很难满足日常保洁需求,招聘一批环卫工,可很多人做两三天就不做了。”如何留住人?港北区采取“以老带新”方式,通过言传身教,稳定环卫队伍。港北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清洁保洁大队大队长周瑞群说:“天天跟新环卫工聊天,像好朋友一样聊,说说家里事,以心交心,慢慢地,不少人卸掉思想包袱,工作主动起来。”

  环卫工廖娇兰说:“觉得特别苦和累,天天起早贪黑,刚做两天便不想干了。周姐天天跟我聊,说政府帮买了五险一金,以后老了还有养老金;巡查时还和我一起搞清洁,教我扫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之前的顾虑一点点被打消了,现在我已做了半年。”

  通过贴心聊天和耐心引导,环卫队伍如今增加到470多人。还通过岗前培训、划片分组、定员定岗等方式,新员工很快熟悉管理路段,增强处理各种投诉和整改问题的能力。为实现环境卫生“全时段”保洁,港北区还组建流动保洁队伍,保洁员脚踩保洁单车沿街骑行,在重点时段穿行于大街小巷,发现路面有垃圾立即停下来,将垃圾捡到垃圾箱内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