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乡写好大石区生态乡村文章

齐抓共管 示范带动 分类处理 公私结合 内外促进

  巴马讯 东山乡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大石山乡,共有8个村1.3万多人,各村屯分散,其中,20户以下的队有88个,全乡300人以上的自然屯仅有3个。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十分难开展。但是,自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开展,特别是由清洁乡村转入生态乡村建设以来,该乡因地制宜,通过齐抓共管,示范带动,垃圾分类处理,公私结合,内外促进等措施,生态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齐抓共管。市领导黄世勇、刘先明、奉海峰多次到该乡检查指导生态乡村建设工作;广西大学、市粮食局、农发行等区、市直联系单位的领导下到该乡了解情况,并解决16.5万元资金,用于修建垃圾池、焚烧炉、固定宣传栏、卡桥和弄王两屯通屯道路建设、卡辉屯立面改造等补助;县委副书记、县长蓝飞宁和联系该乡的县领导多次到该乡指导,并落实资金10万元作为清洁乡村活动项目建设经费;县直联系单位统战部等单位领导也多次到联系村解决建设实际困难问题;乡、村一级尽职尽责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目前,全乡建有垃圾池53个,焚烧炉24座,配备人力三轮车36辆,机动三轮车5辆,配备垃圾清运车1部。

  示范带动。以弄谟村巴优屯为试点,大力推进村屯道路硬化、村容美化和绿化工作。在创建巴优屯示范点中,准确定位,科学制定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注重项目建设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重点把巴优瑶寨打造成喀斯特大石山区生态旅游名寨、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巴马县生态家园建设及民族特色第一村寨。前两年,投入资金39万元,用于易地安置、环屯道路硬化、观景凉亭、香兰林石梯路、村屯书法标志牌、“和谐共融”文化长廊、《弟子规》训教台、宣传栏等建设,铺设草皮地42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350株,初步形成“村屯清洁、村庄美丽、生态优美”的大石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今年以来,投资310万元,用于特色民居改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产业培植,该屯现有核桃500多亩,山羊700多只,土鸡3000羽,规划建设毛葡萄示范基地、优质珍珠黄玉米基地。

  因地制宜。在巴优屯、巴根屯等人口居住聚集区执行保洁员负责制,实现乡政府所在地、巴优屯等公路沿线村屯垃圾处理一体化。对群众分散村屯,倡导“垃圾不出户”理念,采取各户自行保洁、队长任保洁监督员、督促村民自行处理垃圾的办法,引导群众在垃圾产生时及时放入火灶焚烧或在菜地填埋,使垃圾处理不出户。抓好禽畜养殖管理,实现禽畜圈养不乱放。全乡150个队,落实了108个监督员,全部订立屯规民约。

  公私结合。乡政府所在地划分责任区分类处理垃圾,实现网格化管理;对农户落实门前屋后“三包”责任;对于纸箱等可出卖的废品由农户收集归类后出卖;对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由农户就近处理形成肥料。

  内外促进。内通过群众自治,外通过评比督查促进清洁乡村常态化。按照“党领民办、群众自治”的模式,在清洁乡村中让群众自我规划、自我筹资、自我修建、自我使用、自我管理。乡村积极开展评选清洁示范户等活动,并把争创清洁文明组、户作为其他评比表彰和涉农项目投放倾斜的前置条件,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生产习惯,促进乡风文明。 (许泰文 韦美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