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广西动态县域看点县域经济乡村县域旅游社会文化县域频道策划作者专区县域经济专刊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0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表彰活动 >> 进步县风采

南丹县:立足地方资源优势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实现南丹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09 来源:中共南丹县委员会 南丹县人民政府

  2010年,南丹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继续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总体目标,以“工作落实年”为抓手,深入推进“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战略,全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4.6亿元,同比增长23.1%;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12.21亿元,同比增长84.1%;财政收入8.2168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同比增长2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同比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79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695元,同比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6亿元,同比增长17.9%。随着2010年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全县“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到“十一五”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十一个翻番”,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回顾2010年县域科学发展工作,南丹县的主要做法是:

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左三)到南方厂调研技改项目建设.jpg

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左三)到南方厂调研技改项目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牢牢把握国民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狠抓项目建设,拉动消费增长,扩大经济总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突出产业优势,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认真推进矿业经济、延长有色金属产业链、打造白酒产业、发展水电产业,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特色优势、产业优势。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04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112.21亿元的83%,同比增长107.6%;以打造“广西最大、全国有名”白酒企业为目标的丹泉酒业产销两旺,销售网已覆盖区外5省区100多个县市,共有1万多个销售网点,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385万元;以南丹水电公司为核心的水利电力业发展迅速,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23.72%;以有色金属为主,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县域经济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增强科学发展后劲。紧紧抓住项目投资这一拉动经济的“牛鼻子”,继续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促成县城区污水处理项目、金山公司年处理100万吨复杂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加工项目、泰星公司锡材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全年累计实施中央扩大内需项目72个,竣工55个,完成中央下达计划投资6427万元任务的94.5%。实施区、市、县级层面重大项目79个,完成投资19.7亿元,完成通乡通村公路基础设施投资4587.55万元,新建、续建通村公路14条,竣工5条,有力拉动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突出服务帮促,提高经济发展活力。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推动政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着力解决企业用地、融资等困难,帮助企业尽快从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全年累计召开县级层面银企合作座谈会8次,促成堂汉锌铟、金山公司、丹泉集团、昊龙硅业等4家企业与广西投融集团2.37亿元的贷款担保业务,争取到自治区信用联社贷款2.37亿元,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增强发展后劲;促成宏润公司等中小企业与工商银行贷款1000多万元,组织县内企业申报各类政策扶持资金2800多万元,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广西泰星公司等企业完成项目征地500多亩,使县内多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投产。通过多方位多渠道服务帮促,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恢复性增长,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县委书记莫振祖(右二)到中堡苗族乡调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jpg

县委书记莫振祖(右二)到中堡苗族乡调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三化联动”,推动经济增长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一是以实施项目技改、发展工业园区为抓手,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坚持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强对矿产品的经营管理,努力解决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原料紧缺问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继续强化“服务企业年”各项措施,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加快推进有色金属超亿元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2010年全面完成县水泥厂改制,促成南星公司企业改制,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盘活了大量土地,投入16.8亿元实施了76个工业技改项目,有色金属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拓展延伸,产品产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4.1%。

  按照建成“广西最大、全国有名、世界有影响”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发展目标,南丹县以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以园区为平台,与科研机构和大学院校为技术支撑,加快河池•南丹工业园区建设,实现矿产资源就地加工增值。在园区内实行项目挂点服务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料、资金、供水供电、办理证照、用工培训等问题,尽心尽力为企业搞好服务,力促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增效益。多渠道筹资18.5亿元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交通、电力、管网、路网、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产业承载平台进一步夯实,经济效益明显。2010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6.04亿元,同比增长179.5%,创历史最好成绩;工业增加值14.01亿元,同比增长219.86%;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3.83亿元,同比增加136.41%;基础设施投入1.8亿元,同比增长320.93%。工业园区已成为南丹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以实施风貌改造、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按照“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目标,实施以县城区和试点村为重点的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建设品位,达到产业、人口、资本、资源等要素快速聚集,努力把南丹建设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生态园林城,使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对全县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生态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深刻了解南丹城市及其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确定了城乡风貌改造的特色、风格、色调。积极筹资8亿多元,及时启动了包括城区11条主要街道临街房屋立面改造、管线下地、人行道改造、油路铺设、城区绿化、夜景亮化、生态公园等和乡镇三个试点村改造的23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旧城改造中注重以白墙、灰瓦、铜鼓等元素表现千年土司、白裤瑶特色文化;在新区开发中彰显现代气息,突出新时代风貌。整个县城风貌和色彩设计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突出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既注重整体宏观效果又突出局部建筑特点,形成了特色鲜明、设计一流的规划设计。改造后的南丹城市建设品位和档次大大提升,建筑独具地方特色、道路干净整洁、生态绿化优美、夜景亮化流光溢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了全县商贸、餐饮、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业不断发展繁荣。

“丹泉牌·中国驰名商标”授牌仪式.JPG

“丹泉牌·中国驰名商标”授牌仪式

  三是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坚定不移地夯实农业基础,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千方百计确保大灾之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是稳定粮食生产。2010年全县种植水稻面积13万亩,推广优质谷9万亩,总产量8.61万吨,完成农业总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2.7%。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品牌农业。全年种植烟叶面积1.01万亩,收购烤烟1.58万担,实现产值1205万元;养蚕3300张,产鲜茧16.5万公斤,产值548万元;红高粱种植4000亩,为丹泉酒业的扩大生产补充了原料,充分发挥“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作用;年内出栏生猪13.7万头,牛1.45万头,瑶鸡600多万羽,渔牧业产值达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黄牛水牛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黄腊李、八步椪柑等品牌水果远销东南亚,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特色品牌农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拉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廖国璋(左二)到车河镇八步村开展城镇化建设调研.jpg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廖国璋(左二)到车河镇八步村开展城镇化建设调研

  坚持统筹发展,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狠抓矿业秩序,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创造性开展矿业秩序综合治理整顿工作,分别在4个矿区成立矿山巡防大队,由乡镇党委政府直接管理,乡镇党委书记任第一大队长,乡镇长任大队长,专设一名负责矿山治理整顿的派出所副所长,具体负责打击盗矿、非法采矿、选矿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设立一个由县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督查组,督查组不直接参与矿山整顿,只对各乡镇及巡防大队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将管人和管矿分开,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共同做好矿山的整治工作,推动全县矿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全年累计投入480多万元开展了12次大规模的矿山综合治理行动,有效巩固和扩大矿山治理整顿的成果。与此同时,针对南丹县过境车辆流量大,地势环境复杂的情况,南丹县加强源头管理,从打击非法载客、治理超载超速入手,实行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增设1个长途客车强制休息站和3个交通安全整治监控点,对过境车辆进行24小时流动测速,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五进”活动,在县境内重要路段增设大型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和永久性宣传标语,经常性、反复性对司乘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促进了全县交通安全形势不断好转。2010年南丹县荣获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广西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二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确保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狠抓维护稳定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危害社会治安行为,深入开展“化解积案”活动,坚持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每月一排查一报告制度,并把化解不稳定因素的任务落实到部门和具体个人身上,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维稳工作格局,基本实现了“大事不出,中事不出,小事少出”的维护稳定工作目标。全年调解各种民事纠纷1420件,调解成功率达95%。排查“三大纠纷”案件49起,调结45起,调解率91%,有力维护了全县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

  三是狠抓节能减排,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把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整合各类资金2900多万元,用于推进大厂绿荫塘治理工程、大厂铜坑河道治理工程、班塘抢险工程、刁江源车河五一矿至坑马河段治理工程等多个刁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并获得中央资金1.05亿元,用于广西刁江流域(南丹段)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逐步解决刁江流域南丹段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优化投资环境。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泰星公司、南方公司等骨干企业的技改、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企业生产能耗和成本进一步降低,全县工业能耗明显好转,顺利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广西泰星公司锡材项目竣工投产庆典仪式现场.jpg

广西泰星公司锡材项目竣工投产庆典仪式现场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事业、增加民众福祉

  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投入抗旱资金5000多万元,救助受灾群众达11万多人次,迅速掀起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高潮,按时完成976座家庭集雨水柜建设任务,有效解决5000多名农村群众饮水难题,先后成功处置八圩乡立坳村内涝、吾隘中学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为民办实事,就业再就业工作有效开展,全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204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7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城乡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低保金2617.5万元,核拨新农合资金1920万元,受益群众6.8万人次;各项惠农补贴有效落实,发放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资金共计6191.34万元。十项惠民便民工程完成投入1.4亿万元。全年共完成廉租住房建设84套,新增租赁补贴288户,圆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2010年,南丹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南丹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县域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今后,南丹县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富民强县”战略,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南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淡定
走进十佳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in (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405) and titlepic <>'' and isgood=1 and checked=1 group by classid order by classid limit 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