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硝烟未散,全球低碳经济革命袭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业扛起科学发展大旗,助力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于4月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的主题是:“全球低碳经济革命与中国碳金融之路”。中国金融网全程直播大会盛况,以下为现场发回的报道。
以下是农业大学金融系主任、农村金融与投资中心主任何广文的发言:
大家好。我们在探讨农村金融发展的战略责任,首先要看到中国目前面临的这个时代出现了两个转型,我们处在转型的时代,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农村金融市场进入一个大转折时代。刚才有专家说农村银行业由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这是对目前我们银行面临的很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的大银行,以前认为它们不做那种低端业务,或者说低端业务做的少。但实际上他们内部的机制在不断的完善,同时他们的客户也不断在下移。同时小机构不断产生,特别是在2006年底到2007年初,以及2008年5月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人民银行颁布了小额贷款试点指导意见以后,我们这个市场,我们一些小机构不断产生,城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不断产生。
这些机构所从事的市场或者他们的目标市场,实际上与我们的农村信用社或者农村信用社基础上转型的农村合作银行、商业银行,与我们这个市场是一致的。我们的定位都是这个市场,特别是担保公司的发展,因为它的机制灵活,同时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明确,他们的竞争力是很强的。目前虽然很小,但是都带来发展上的竞争。另外就是东部的银行,现在东部人到西部,城市到农村。所以这样一个战国时代可以说来临,还有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也不断产生。
第二个转折是农村或者说三农在转型,并且是一个大转折时代。农民的组织化或者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的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或者低碳经济、低碳农业,它所带来的对三农的影响,这是根本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面临着转型,是我们前所未有的转型。
在这两个转型面前,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这是需要提早创新,提前有所准备。也就是说我们要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发展战略,提早进入蓝海。这是有必要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个蓝海我们要探讨它到底在哪里。这个蓝海在哪里呢?那就是转折面前所带来的以前我们所面临的所不具备的市场环境,主要表现在农村发展的大趋势带来的转折和变化,包括城镇化、工业化,农民的组织化,城乡一体化,甚至低碳农业所带来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一些新的需求。这是我们要看到的。
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农村发展的主旋律。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的道路、住房、水利、通讯、能源等等,这方面需要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而这些领域是我们以前涉足比较少,或者说以传统的方式很难涉及的方面。
第二,农村工业化推动小城镇建设,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这里所带来的变化,我们以前说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后,在农村领域,在有些地方形成了空心村,或者农村劳动力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些以前所不具备的新的需求,或者城镇化带来的,我们采取的是工业园区的发展,或者科技园区的发展,这些所带来的需求是我们以前看不到的。
第三方面需求主要表现在农民组织化所带来的一些新的需求。农民组织化主要表现在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国目前有24万个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连接的都是大户,种植业大户、养殖业大户,以及它所推动的产业化发展。我们需要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或者在产业链的各个不同环节,我们要开展这种服务。这是我们以前所不具备的,没有遇见的。另外合作组织发展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合作社所带来的金融需求,或者我们在满足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是需要我们看到的。
第四方面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郊农业圈,形成非传统的农村经济活动。这些领域是需要探讨的,由此产生了新的经济需求。农业类的小企业很多,并且越来越多。而他们就是缺乏抵押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以创新的方式对他们开展金融服务。同时与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低碳农业相关的信贷服务需求增加。低碳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就意味着新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或者说新技术的研发,或者说是种植业习惯的调整和改变,这都是产生了新的需求。
对我们农户来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传统规模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需求,现在是规模化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需求。第二方面,我们的农外需求,更多是在农业以外方面的需求增加了,生活需求减少,生产和经营需求增加。我们要看到这样一些需求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确定我们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我们要看到这样一些转折。
农村领域的这些需求,不管是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城镇化所引起的,还是劳动力转移引起的,以及农民组织化所产生的新的需求,这些需求总的来说都是一种小额度的需求或者说是小额贷款的需求,可以说小额贷款市场是我们的蓝海市场,是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市场的未来。
我们在开展小额贷款活动过程中我们面临一些难题,这也是商业金融机构在开展农村信贷活动中谈到的一些原因,我们的解释,农户贷款难,农村微小企业贷款难的时候,我们经常说的理由是缺乏抵押,所以放不出去。另外农民信息不对称,没法判断他们的道德风险。还有像他们真善差别程度比较高等等。但是这些理由都是不成立的。为什么?这里已经有一些证明,比如在国际国内我们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针对农户、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有一些成功案例。
我们国内有很多成功的NGO的小额信贷。另外就是我们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他们开展小额贷款,针对中低收入群体,也有成功的案例。另外就是农村信用社领域,农村信用社领域,我们推行农户小型信用贷款,有不少是成功的。当然对于农户小型信用贷款的理解或者差异很大,实践操作的结果差异很大。但是比较多的地方是成功的,这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以前针对农户和小额企业放贷的那些理由,比如农民缺乏抵押担保、信息不对本,这些理由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现在还出现贷款难问题呢?我觉得有这样几方面:第一,我们的创新,我们没有认识到市场的巨大。小额贷款市场空间是巨大的市场,从经济活动主体来讲,全国80%的经济活动主体,甚至90%的经济活动主体,都是小的资金需求者。农村领域的农户是小的资金需求者,城市那些微小企业的数量是众多的,这个市场是巨大的,需求是巨大的。我们之所以强调没法放款,只是我们创新不足,针对这部分群体的创新不足。从总体来讲虽然我们已经进入战国时代,但是从局部来讲,从农村信用社所面对的县域范围来讲,竞争仍然不是很充分的。当然在有些地区,局部方面的竞争已经开始了,但是大多数的竞争仍然是不充分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创新的压力,或者说我们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
我们怎么来创新,我们的蓝海战略怎么界定?从宏观来讲,仍然是机构多元化要进一步推进。第二,作为政府来讲,应该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促进下游机构,增强对小额客户的服务。服务三农,服务小客户,不仅仅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是我们所有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农村信用社,不是农村商业银行的责任和义务,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第三,政府应该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对小客户服务的机构给予一定的激励。现在的激励机制已经有了,但是不健全、不完善。
从微观来讲,我们的金融机构应该建立一个与需求接近的结构体系,这样的结构体系应该保持和进一步完善。因为小客户更多的是需要近距离的服务。第二方面,创新服务产品。在缺乏抵押担保的情况下,怎么把贷款放出去。现在有很多案例,构建信用共同体的案例,针对专业合作社的案例。专业合作社现在很多,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中介组织,发展程度比较好的可以直接担保,可以做抵押,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构建共同体。我们可以利用商会,专业市场的商会来构建信用共同体。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