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僻山村的现代化之路


辽宁海城王家堡村新农村建设见闻

  隆冬时节,当记者驱车百余公里,穿过辽南许多正处于“猫冬”中的村庄,来到大山深处的辽宁省海城市接文镇王家堡村时,这里的热闹让人心潮涌动:上百名村民正在教室上农技课;一辆辆货车来来往往,外地的苹果拉进来,当地产的南果梨送出去;驾驶农用车的运输队,正将一车车肥料往山上的果园运……

  经过多年发展,地处穷乡僻壤的王家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居辽宁南部地区前列,产业发展、村民富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已经让这里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活典型”。

  逼上“梁山”

  王家堡村远离市区,曾经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被当地人讥笑为“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

  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正流行“要想富,村办企业是条路”的说法,王家堡村的干部们便四处找门路,上项目,两年下来村里筹钱一连办了5个企业。但是由于没有资源,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企业纷纷下马,村里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一下子赔进了20万元。

  沉重的现实几乎将村干部逼上了“梁山”。村党委书记王丙铎找到当时的海城县委副书记赵长新想撂挑子,赵书记却问:“你们那里山多,不能往山上使使劲吗?”这让村干部们重新陷入了思考:穷山村没有别的优势,做足山林文章才符合实际情况。几经商量,村班子提出了“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缓坡花果园”的规划,要向大山进军。

  村民一听要种果树,开始谁也不愿意干,“再弄赔了谁担着?”王丙铎便发动党员干部,一人负责带几家农户,家家上山建果园。经过几年苦干,王家堡村的荒山得到了全面开发治理,栽植南果梨32万株,植树造林120万株,封山育林5000多亩,原来光秃秃的山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茂盛的果林。

  为了实现南果梨的高产稳产和外运通畅,村里筹措资金先后建起了引水上山、节水灌溉工程。除了修好几十公里的山路方便生产外,村里还修通了连接城区的几十公里柏油路面。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家堡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南果梨特色产业村。

  持证包园

  王家堡有个“土政策”:凡是没有获得技术员证书的村民,集体的果树一棵也甭想承包。这个“土政策”的来源,同全村学科学、学技术这一良好风气的形成不无关系。

  当年海城要建“农业现代化村示范基地”,王丙铎找到县领导,本想借此事要点儿钱。不料却从县里领回了这样一个题目:能不能引入沈阳农业大学的教授到村里常年讲课,帮助村里指导果树种植。

  “将近一半是文盲的村民要听大学教授讲课?”对于王家堡的村民们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68岁的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郭佃容还记得最初来村里讲课时的情景:老百姓对上课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第一次来听课的不足30人。

  为了让村民们打心底认识到学技术的好处,村里还找来两位村民做对比实验:张铁男运用学来的“幼旺树早期丰产技术”管理果树,而赵树深则仍然依照土方法。秋收时,村里开了个现场会,赵家一棵树结10多公斤果子,而张家一棵树结近100公斤。一年下来,张铁男净挣了7000多元,而赵家除去承包费、人工费外,还倒赔了钱。这下村民们急了,冬闲时节再开培训班时,大伙都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惟恐来晚了坐到后排。

  王家堡村党委副书记蔡玉芹告诉记者,如今全村800多名劳动力中,就有598人考取了《辽宁省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其中11人还晋升为农民农艺师职称。王家堡村还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在村里建立起了科研所。

  王丙铎告诉记者,王家堡村开展技术培训以来已推广应用了50多项实用新技术,年增加收入超千万元。而通过无公害生产,王家堡被认证为有机南果梨生产基地,其水果价格远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农民“商人”

  王家堡村人不仅果树种得好,也因为传授农业技术和打拼水果市场而远近闻名。

  村民张铁男因为果树侍弄得好,邻近的县市村常常找他去讲课,除了供吃供住包路费外,每堂课收入少则80元,多则100元。农闲时节,像张铁男这样四处“走穴”的农民讲师,王家堡村就有七八十人。村民周洪利是王家堡村第一批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技术员,今年他外出讲了两个月课,纯收入超过5000元。由于帮助外地的果农解决了增产提质问题,他被两个村聘为常年“技术顾问”。

  光会产果还不行,要让村民富,还得紧紧依靠市场这条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家堡的村民们发现,种植南果梨的越来越多,每年九、十月份集中上市时,每市斤跌到两三毛钱,果贱伤农。为此王丙铎另辟蹊径,带领村干部上外地学起了恒温气调库水果储藏技术。如今全村已经拥有了230多座恒温气调库,占整个海城地区气调库总数的1/4。王家堡村不仅成为当地知名的南果梨生产地,还成了著名的水果集散地。

  青山绿水

  王家堡村富了。村会计孙玉鹏打开账本告诉记者,村里2004年的人均收入就突破万元大关,今年预计可达到1.2万元,同时集体经济不断增长,去年村委会收入达到150万元。通过多年发展,这个原来偏僻的穷山沟已经成为接文镇无可挑剔的“首富村”。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村党委书记王丙铎说,王家堡村物质上富裕了,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还富于民,谋划可持续发展。

  走进王家堡村,守立在村头的一座秸秆气化站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村里几年前投资120多万元建设的。而今,秸秆燃气接到了每家每户的灶头。而这种方式下村民每户用一个月的燃气,也只需要二三十元钱,而集中供气不仅大大减轻了污染,也使柴火的消耗量降至过去的10%。

  为了还富于民,规范村容建设,近年来王家堡村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统一修建了道路、桥梁、学校等。村民们用水不方便,村里前年便投入上百万元,将自来水接到家家户户的厨房;村民们走夜路不方便,村里便投资在马路两侧建起了路灯;村民们原先有乱扔垃圾的习惯,村里又在每家每户的门前建起了垃圾箱,每天都由专人回收后统一处理。

  海城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张辉感慨地告诉记者,王家堡村常常让她流连忘返,即使是城里人,她也对新农村的生活满怀向往。

  淳淳乡风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素质和乡村风气也不容忽视。10多年前,王家堡村里就制订了《村规民约》,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修订一次。现在的《村规民约》共有9大项近70条,涉及精神文明、环境规划、公共设施、社会治安、思想道德、日常行为等方方面面。

  村里每年要开三次会决策大事,由村民代表举手表决。王家堡对村务公开也有一个多年不变的规定,王丙铎说,每年由几个村民代表和村干部查村财务账,清查结果给每家发一张通知单,给村民组送一张详细的收支表。

  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相当丰富。近几年,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室、文化娱乐广场,还成立了老年秧歌队、青年文艺演唱队,这些队伍平时“自娱自乐”,关键时刻还能够拉出去大显身手。去年以来,村里的各种业余爱好团体已经在海城市的各项比赛中拿回了10多个奖项。淳朴和谐的乡村风气,已经让王家堡村多年没有邻里纠纷、上访告状、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海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振业认为,王家堡村成功的实践表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带领下,遵循市场规律,依靠农业、依靠科技、依靠农民,即使在穷乡僻壤,照样能够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