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要合理使用成本


  每年掀起冬修水利的高潮,这颇受群众欢迎。水利冬修年年搞,农业基础设施得以不断巩固完善,增强其灌溉防洪功能。因此,才有粮食的连年丰收。

 然而多年来的农村工作中,每年冬季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干部参加冬修水利劳动,几百人、近千号人出现在一个劳动工地上,场面热热闹闹,这一做法,却会在群众中引起一些议论。有的曰:形式多了点;有的曰:这样,车水马龙,仅为清修那么一段渠道,各项消耗太,成本太高。有群众暗地里“算账”:如果把这场面折算为投入成本,拨下款来让我们自己修水利,可完成十倍、数十倍的工作量了……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一哄而上,高成本,低工效的做法呢?笔者以为有三条对策可试:

  对策一:少搞一些流于形式的活动,把那些可能会浪费掉的钱集中起来,拨到农村作为冬修水利专款,通过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策二:解决诸如为冬修水利造势的问题,关键是要开好各级干部会,有关部门要培训好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让他们在基层带动起一个个农村工作高潮;

  对策三:各级领导、机关干部参加支农活动应该坚持,但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即:让机关干部下到自己的联系点去,到问题多的村上,到农家和田间地头,帮困难群众解决好更多的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这也是有效缩短干群距离的好方法。此三条对策做好了,群众对我们工作提意见自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