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西藏 美丽家园—西藏今年自然环保工作发展小记

“十二五”末西藏以持续良好的生态面貌迎接“十三五”

  今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西藏建设为核心,以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抓手,紧紧围绕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了西藏生态环境持续良好。

  高原植树面积广

  “哪见那村村,呦不见呀人,我泪格蛋蛋抛在,哎呀沙蒿蒿林……”温暖的阳光洒在加木村,唱着陕北民歌的援藏干部韩俊文,看着那片静静的戈壁林。老韩说,这片戈壁林,主要是红柳,即秀丽水柏芝,和班公柳。这两种树种是高原上仅有的可以长期存活的树种。

  “21年了!这些树慢慢变大,让这片荒地渐渐有了生机和色彩。”老韩说,从1994年开始,自治区为治沙防沙工作付出很大努力,摸索出了在治沙工地大面积实施沟状式整地方法,既能节约水源,又能实现快速灌溉,并且防风、减少蒸发量,使树木充分吸收水分。

  阿里地区治沙防沙工程的成功只是自治区环保工作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期间,全区以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抓手,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国家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生态补偿政策,共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177.36亿元,生态补偿政策得以全面落实。

  自国务院批准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以来,已落实投资71.2亿元,全面实施了规划确定的保护、建设、支撑保障3大类10项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扎实推进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此外,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议通过了《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其中国家级9个,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建立了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个。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

  污水处理生清亮

  “沙水分离之后,过滤掉污水中的杂质,经过消毒、沉淀,清水就出来了,最后经过紫外线消毒,污水便可以实现二次利用。”狮泉河镇污水处理厂技术负责人唐登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污水处理的流程。唐登贵说,现在污水处理的准备工作就绪,等到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费的问题落实后,污水处理厂将会进入为期半年的试运行阶段。

  据了解,全区已全面开展以保障饮水安全、消除垃圾污染、改善城乡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各类资金1.35亿元,实施了102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争取资金1.3亿元,启动了1300个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落实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9911万元,配合自治区财政厅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已基本完成,即将报请政府审定。

  废物处置中心建设火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进一步解决,重金属污染防治也在稳步推进中。据统计,全区落实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418万元,采取以奖促治的方式,对7家已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企业进行了奖励补助。此外,自治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逐步完善,目前已建成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6地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山南医废处置中心已开展验收工作,日喀则市、那曲地区医废处置中心已建成,自治区危废处置中心及其他3地市医废处置中心已投入试运行。

  自治区人民政府还与各地市行署、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各地市,推进减排项目实施。据统计,近年来,共完成27个重点减排项目。按照国家要求,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得到落实。

  总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环保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区环保系统不懈努力,全区水、气、声、土壤和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重要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绝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原生状态,西藏仍然是“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记者 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