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穗飘香,秋叶层林尽染,湿地鸥鹭翔集,上海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分。粉墙黛瓦,水清岸绿,房前大树庇荫,屋后竹林轻喧……漫步于上海市郊,那些孩提时代的农村印象,正逐渐重现眼前。
近日,2015年度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评定工作启动。从推进村庄改造,到建设美丽乡村,“十二五”期间,上海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只为让市民距离宜居、宜业、宜游的桃源梦想,近一些,更近一些。
“擦脸洗澡” 推进村庄改造
小桥流水,人家炊烟,漫步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宛若置身江南水墨画卷。然而,几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道路没有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桥梁年久失修,影响村民出行;沟渠淤塞严重,生活污水直排;农宅老旧破损,脏乱差现象突出……张马村并非个例,上海的农村地区,由于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弱,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普遍较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不尽如人意。
村庄改造就像“擦脸洗澡”,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探索,2011年,村庄改造工作纳入中央财政奖补范围,同年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本市村庄改造长效管理若干意见》。以张马村为例,清理宅前屋后垃圾6500吨,硬化全村602户人家隔弄,对11条内河疏浚清淤,还与每家每户签署环境卫生整治承诺协议,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这是上海村庄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浦东新区对村内的供水管网予以更新,保证饮水安全;嘉定区通过为农民集中居住区安装天然气,提供生活便利……至2014年末,全市累计约660个行政村开展了村庄改造工作,受益农户逾38万户。
强筋健骨 提升产业能级
产业基础薄弱,粗放式的土地管理和经济模式是很多乡村的发展瓶颈。位于崇明县竖新镇的仙桥村,面对“生态岛”的建设要求,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过去的仙桥村,土地分散经营,“三麦油菜老来青”,收成少,效益差,2012年启动土地流转后,引进优秀企业,创办合作社规模经营。目前,村内98%的土地完成流转,水产生态园、种植体验园、果蔬采摘园等休闲观光农旅基地已具雏形。此外,仙桥村还联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开展“桃花村试验”,目前已建成6家“创意民宿”,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
嘉定区大裕村依托葡萄品牌,打造“一产+三产”协调联动;奉贤区潘垫村形成千亩优质粮食、千亩健康水产养殖等基地……“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农民致富开辟新的渠道。
保留精华 传承民俗文化
青浦摇快船、松江顾绣、崇明山歌……在上海的乡村,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蕴藏着独特的传统民俗,如何保护和传承,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课题。
在金山区山阳镇渔业村,市民能亲手编一张渔网,摇一把绳索,亲身体验拾沙蜒、挖蚬子、捡石螺等赶海作业,感受传承千年的海渔文化内涵;在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牌楼、戏台、村办,到处贴着楹联,荣获“上海楹联第一村”的美誉。
“十二五”期间,上海聚焦乡村文化元素,挖掘、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浓郁乡土风情,体现江南水乡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普及、思想教育、文体活动,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养,培育新型社区文化,深化乡村文化内涵。2014年,本市在总结近年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