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致公党中央2015年开展的“淮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调研,认为在“十三五”时期加快推动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占全国1/8的人口同步实现小康,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为此,建议:
一、将“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统筹规划和推进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航运、防洪、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综合考虑协同发展的效益,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
二、重视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淮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支持力度,将其列入相关部门的“十三五”规划。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和小流域系统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淮河流域水质。加强淮河干支流湿地保护,提升生态承载能力。
三、科学规划建设沿淮重大水利控制性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引江入淮工程,开展洪泽湖生态清淤扩容工程,开展淮河行蓄洪区调整改造、下游主要行洪通道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治淮新三项工程。规划建设平原水库或生态湖泊,推进两淮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利用,切实解决居民搬迁、生态修复和水系疏通问题。
四、打通淮河出海通道,建立立体交通走廊。在2013年国务院批准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水利工程中,同步进行淮河出海航道建设,实现河海通达联运。开展淮河干线航道与支线航道系统治理和碍航闸坝、桥梁等碍航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加强港口及港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增强公路、铁路、水运线路的连接能力和路网整体服务功能。
五、加大对淮河流域农业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支持淮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淮河流域低洼地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开展小麦中低产变中高产建设工程,建设跨区域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生态化,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监测与监管,加强农用化学品施用规范管理,大力推广使用节地、节水、节肥等新技术、新措施。
六、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平台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发展新型绿色煤制油(气)等煤电化、盐化工、非石油路线烯烃等产业,创建金属、煤化工、凹土、硅基等新材料产业集群。利用淮河大湿地,发展文化、旅游业等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