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计划建生态清洁小流域38条

  明日本市将对刚制定的《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进行最终表决,表决通过后颁布实施。

  据条例要求,北京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将实现水土保持和保护水源并重。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污水曾影响北京中小河道水质,2015年北京市计划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38条,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涉及7个山区县及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等5个平原区县的36个乡镇,受益农民将达8.2万人。

  在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中,针对农村污水排放特点,研究和开发了曝气生物滤池、膜生物反应器等7种经济可行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根据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研究厨余垃圾堆肥技术,将分类收集的农村厨余垃圾沤制有机肥回用于农田。

  通过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有效保护了大量饮用水源,恢复湿地28万平米。

  全市1085条小流域中,目前已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285条,根据全市水土保持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建生态清洁小流域301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19平方公里,计划到2030年全市1085条小流域全部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

  ■ 案例

  密云水库上游荒山变梨园 村民年净收入20多万

  密云县水土保持站站长王奋忠介绍说,荆子峪小流域属于潮河水系,在密云水库上游两公里处,治理前,污水直排入河,水土流失严重,每年侵蚀土壤量750吨。

  2002年,荆子峪小流域依托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包括封育保护4平方公里,营造水保林1500亩,栽植经济林300亩等。经治理,荆子峪小流域出口水质达到地表二类水质标准。这里还建成1000多亩红香酥梨种植区,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如今也成为华北最大的红香酥梨生产基地,记者昨天在这里看到,鲜绿色的红香酥梨幼果儿已挂满枝头。荆子峪村村民赵常满家就有十几亩梨园,每年20多万的净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