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傩文化的民间记忆

  

  陶孑兑(mǎn)发和他的傩面具。

  傩文化,数千年薪火相传于民间的一种祭祀习俗。桂林曾是中国傩文化非常繁荣的地方,宋朝时期桂林制作的傩面具更是名震京城。近千年过去了,傩面具今日何在?状况如何?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获悉桂林大河乡星华上窑村一位八旬老人保存有完整的36个傩面具,于是记者走进上窑村,追溯那古老神秘的傩文化历史渊源……

  1 古村落里的傩戏人

  距离桂林城北大门不远的古商道漓江边,有一座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桂林大河乡星华上窑村。据该村现保存的文字记载,唐朝初年(619年),从江西景德镇来了一位擅长用陶土烧做瓦腰鼓(演傩戏的主要乐器)的陶姓手艺人,他不仅带来了陶瓷工艺,也将流行于江西、江苏一带的傩俗带到了上窑村。千百年来,村里很多有形无形的东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唯有傩俗演绎而成的文化传统,在上窑村村民的庇护下顽强生存下来。2010年,桂林傩舞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上窑村,村里人知道我们是来探寻傩文化的,纷纷指着远处一位正舞刀弄枪的古稀老人身影,“那是我们村里最后一位傩戏传承人了,他就是陶家的后人陶孑兑(mǎn)发。”

  站着我们面前的陶孑兑(mǎn)发老人,右手握着一条长棍,左手擦着额头沁出的汗珠,常年习武使这位八旬高龄的老人腰板仍是直直的。“每天得动一动,不能让傩戏功底生疏了。”

  陶孑兑(mǎn)发从13岁开始学习傩戏,由于苦下功夫,小小年纪就掌握了傩戏的唱、演、奏以及傩面、傩乐器制作等全套技能。

  看见记者到访,他来了劲,连忙将小心收藏的36个傩面具搬出来,整整齐齐地码在几条长凳上。看着这些精雕细琢、色彩绚丽的傩面具,或剑眉刀须,或温文尔雅,其中白面、红面、金面三层傩面特别醒目,“这是备受百姓拥戴的李靖的面具。”陶孑兑(mǎn)发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来介绍着。

  陶孑兑(mǎn)发接着拿出已有些岁月痕迹的傩戏本,记录着几十首优美动听的傩戏曲谱,又拿出自制的陶器腰鼓、短笛,仿佛古老的傩文化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傩戏在乡里最受欢迎了。”每年的八月十五,大鼓、大锣、笛子,还有用羊皮做成的腰鼓齐齐上阵,周边十多里的村民都来观看,人山人海。“演上三天三夜,以庆丰收、求和平。傩戏让人们受到很多启发,教人们懂得感恩,莫做坏事。演雷祖时,叫人不要践踏稻谷、短斤少两;演卫皇圣母,唱妇人十月怀胎艰辛痛苦,要感恩父母等等。”陶孑兑(mǎn)发一边摆弄着各种乐器,一边回忆着傩戏曾经的辉煌,言语间满是自豪感。

  “现在能雕刻全套傩面具和演出全套傩戏的人所剩无几了,”陶孑兑(mǎn)发情绪有些激动,“算起来我们是本村第七代傩戏弟子,也就是末代传人。原来一起学习的12个人,现在健在的只剩7位了。大多是70多岁的老人,最年轻也快70岁了。”陶孑兑(mǎn)发的几声叹息透露出了他的无奈。

  2 接力者的傩情缘

  马贵希,是一个对傩文化几近痴迷的人。上世纪70年代,还在国有企业上班的马贵希下乡调研,第一次接触到傩面具,立即迷上了脸谱各异的面具,并从此与傩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贵希对桂林傩文化的了解不断加深,由喜爱进而到痴迷。30多年来,马贵希不辞辛劳,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走遍了桂林的大街小巷,拜访了不少于两三百人,前后收集了500多件珍贵的傩文物。

  “最让人难忘的是寻找到盘古傩面具。”马贵希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炎热的下午,马贵希在乡下转悠了大半天,又热又累的他在树荫下小憩,刚好碰上了一位傩师,并在其厨房的谷壳堆找到了盘古傩面具。看到那做工精致的傩面具时,马希贵如获至宝,顿时忘记了炎热和疲劳。在他眼里,每个傩面具都渗透着许多民族文化的密码。

  让马贵希痛心疾首的是老一辈傩戏人一个个相继离世,“大量的傩文化遗产来不及挖掘和传承,老人就离开了我们。”马贵希分秒必争地走访傩戏老艺人。前两年,他专门赶到灵川县潮田乡看望了93岁的毛景武老人,并将老人珍藏的傩戏唱本复印下来,叮嘱老人将原件收藏好,以后传给后人。前不久,当马贵希再次拜访老人时,方知老人已经去世。老人的孩子对马希贵说:“老父过世前,一直喊着要见你,好像还有好多话要和你说。”马贵希听到这里,不由得眼眶湿润起来。

  3 寻找失落的傩世界

  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桂林是百越之地,这里的人们大多受到楚越文化的影响,傩文化盛行。唐代李商隐的《桂林》诗云:“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箫、鼓是人们表演傩戏傩舞的伴奏乐器,李商隐有感于桂林当地人繁多的傩文化活动,发出如此感慨。

  傩文化在当时桂林人的生活中分量不轻。桂林制作傩戏道具的人因此致富。陆游曾感叹:“……至今桂府作此者,皆致富,天下及外夷者,皆不能及。”原桂林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苏韶芬认为,“这说明当时桂林在傩面具制作方面已经有精湛的工艺技术,也说明了桂林是当时被世人关注的傩文化中心。”

  曾经辉煌的上窑村傩面具,经历风风雨雨八百多年今何在?陶孑兑(mǎn)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他十岁的时候,村里请当地纸草铺的苏福成老板帮助重新上色装饰过一次。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村里一个烧酒工把这些傩面具都当作柴火烧掉了。

  苏韶芬介绍,上世纪50年代,桂林市文化馆组织民间傩舞艺人演出的傩戏节目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比赛。上世纪80年代,全社会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文化部门对桂林傩舞进行收集整理。许多国际友人也十分欣赏桂林傩文化,纷纷到上窑村考察访问。

  陶孑兑(mǎn)发回忆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1992年广西国际傩戏研讨会在桂林召开,桂林市政府出资重新制作傩面具。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陶孑兑(mǎn)发在阳朔找到从事木雕制作的潘师傅,采用本村的樟树木材,花了一个多月时间,雕琢出了他心中的36个傩面具。当与会代表看到桂林的傩戏演员表演面具变脸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从此,陶孑兑(mǎn)发更加激发起了传承桂林傩文化的热情,他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这一批傩面具,每天曲不离口,道具不离手。每一句唱词、每一段乐曲、每一套招式,依然在这位81岁的老人心中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