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北的崇山峻岭中,一座高峡平湖舒展着万顷碧波,与雄伟的拦河坝、发电厂、变电站和过船闸交织成一幅瑰丽画卷———广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飞来峡水利枢纽。
北江水患写进历史
飞来峡是北江三峡之一,古称清远峡、中宿峡或禺峡,是北江水道的重要津口。在这条古津要道上,频繁的洪水灾害,是两岸尤其是下游的心腹之患。因此,与洪患灾害作斗争,成为千古话题。宋代至明代年间,这里开始出现防御洪潮的堤防。初创时期的堤防,没有固定形式和完整的堤系,而是零星分散的堤段,防洪能力很低,难以抗御特大洪水的袭击。
1915年北江流域性水灾,史称“乙卯年大水”,受灾地区遍及27个县,受灾农田40多万亩,灾民378万人,死伤10多万人,广三、粤汉铁路中断月余。
1982年5月9日至14日,北江中下游地区普降大暴雨,北江发生特大洪水。仅清远全县就有31个公社(镇、场)受灾,重灾区有24个,407个大队中有345个受灾,5896个生产队有4417个受灾,受灾人口479536人。洪水期间有248252人被洪水围困。据当时统计,全县受灾损失共达2.916亿多,超过1981年全县工农总产值。全县倒塌房屋68221间,整个自然村倒塌的有98条,灾后无家可归或有家归不得的20427户,73173人,洪水淹死、塌屋压死198人。
每次大水过后,一些有识之士谋划整治珠江流域洪水的方略,有关方面对珠江流域进行了查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新中国成立前的30余年间,这些查勘一直停留在建议和设想阶段。根治北江水害,构筑珠江流域防洪体系,成了有志之士的梦。
1994年6月,西江、北江同时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特大洪水,军民全力以赴,保住了几百万人口的生命安全,保住了100多万亩农田,但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亿元。痛定思痛,广东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修建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
1954年:联围成63公里北江大堤
新中国成立初期,珠江水利工程总局多次组织查勘队伍,收集流域基本资料,为流域规划工作做准备。1979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成立。珠委根据本流域的实际,提出了“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的防洪规划,确立了西江、北江中下游、东江中下游、郁江中下游、柳江中下游等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的规划布局。
西江、北江中下游堤库结合防洪工程体系,是在西江上游红水河规划兴建龙滩水利枢纽,在黔江规划兴建大藤峡水利枢纽,在北江中下游兴建飞来峡水利枢纽,结合修筑加固西江、北江中下游的堤防而构成。其中飞来峡枢纽控制北江流域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是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等多目标开发的综合性利用工程。飞来峡枢纽防洪受益区主要是广州市和北江下游三角洲;同时把50至100吨级通航能力提高到300至500吨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4万千瓦,年发电量5.5亿千瓦时。水库库容20亿立方米,配合培修加固北江大堤,使北江下游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特别是通过充分利用水库的调洪作用,堤库联合运用后,北江大堤现有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可提高到300年一遇。经飞来峡、龙滩、大藤峡三库联合调洪后,可确保北江大堤、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重点堤防的防洪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抵御洪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堤防建设。1954年冬对北江进行了大规模联围,把从清远石角到南海沙口的分散堤段连接成为一体。全长63公里,全面进行加固,正式定名为北江大堤。70年代初,北江大堤进行第二次较大的培修,修建减压井,对堤身和堤基进行灌浆加固。然而北江大堤成堤年代久远,先天不足,基础不好,又不能拆了重建,虽然多次培修加固,仍有不少问题。每遇洪水,管涌、冒沙等便同时出现,险象环生。
水利枢纽设计:图纸绘了100多万张
按照1987年提出的初步设计,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采取明渠导流过船通航的办法,即在北江干流右岸,重新挖一条宽400米、长1公里多的导流明渠。开挖明渠需挖土方500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11万立方米,需时两年多。这样,整个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至少也要七年半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飞来峡的设计者进一步优化枢纽总体布置方案,提出用河床导流,将主坝混凝土建筑左移300米,让出右边主河床一部分进行导流。这样不仅减少了导流工程开挖量,保证引洪、施工和通航的水量、水深,还可使临时工程和永久工程同时动工,既减少了投资,又使两个枯水期的工程能在一个枯水期完成,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年工期,五年完成”的目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这项看似简单的改动,却深藏着复杂的技术难题。当主坝混凝土建筑连同水下工程布置左移300米之后,遇到的拦路虎是厚达21米的中粗沙覆盖层。在21米的覆盖层上搞土石纵向围堰,承受155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0.8米每秒的流速,是否顶得住?为了解决这道难题,珠委科学研究所和南京水科院同时进行模型试验,珠委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河床导流方案可行。该项优化设计方案终于被采纳了。
1994年10月1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飞来峡工程开工之后,仅图纸一项,设计者们便提供了100多万张。1995年4月围堰建成,便迎来了第一次洪水的考验,当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通过时进行实测,行洪、通航同模型试验数据一致。
六年工期,五年完成
当国务院批准兴建飞来峡水利枢纽之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1993年下半年,便成立了由欧广源副省长任组长的广东省飞来峡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飞来峡水利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由广东省水利厅主管工程建设与管理。1997年7月2日,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又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第17号令,颁布了《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办法》,明确广东省水利厅是飞来峡水利枢纽的主管部门,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是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和管理机构。
一支支施工队伍迅速在飞来峡集结,承担监理任务的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也很快到位。为了实现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年工期,五年完成,全优工程,把飞来峡建成具有现代水平的水利枢纽”的建设总目标,必须勇闯三关:
一期围堰:要将两个枯水期的工程量,集中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
基坑基础开挖:用近一年时间,排干围堰内积水,将枢纽建筑物建筑基面以上20米厚的覆盖层开挖运走,完成12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主体工程建筑: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厂房、溢流坝、船闸等主体建筑。
从1994年10月18日到1998年8月28日,在不足4年的时间里,建设者们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勇闯三关,实现了截流。
1999年蓄水:高峡出平湖
1999年3月30日水库蓄水,飞来峡水库淹没土地4.6万亩,搬迁人口近4万人,是广东水利建设史上涉及移民最多的项目。1999年10月8日飞来峡水利枢纽建成试运行。枢纽自1999年10月8日投入试运行以来,成功抵御了“05.6”、“06.7”珠江流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为珠三角压咸补淡调水2.59亿立方米。电站累计发电超33亿千瓦时,船闸累计通航近5000万吨。
飞来峡工程总投资52.9亿元,号称“北江三峡”,是全国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北江综合治理的关键。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41万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0%、北江下游防洪控制断面石角站以上流域面积的88.9%,总库容18.7亿m3,是控制北江洪水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水库按变动蓄水位方式运行,正常蓄水位24m,洪水起调水位18m,防洪高水位31.17m。这座全国七大堤防之一、南粤首屈一指的防洪屏障,建成后与北江大堤联合调度,将防洪标准从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从而根治广东的心腹之患,护卫年产值达2000余亿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保障广州市、佛山市和珠江三角洲及其他地区的防洪安全,促进粤北山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峡出平湖,今日飞来峡,再不是旧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