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洲石刻
位于临桂五通镇义江岸边的浮洲塔,不但是老义宁的地理标志建筑,还因其受儒家、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当地百姓寄托信仰的一个载体。浮洲塔饱经风雨洗礼,数次倾圮数次重建,既是社会演变的见证,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屡圮屡建的浮洲塔
据《临桂文化大典》(209页)记载,五通浮洲塔始建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古塔位于义江河畔浮洲之上,因而得名。相传浮洲是犀牛伏河而卧,遇洪能浮,水退神定,故曰浮洲。原塔高七层,青砖砌成,塔顶用银锡铸成。古塔与义江相辉映,景致宜人。明代知县梁顺甫一一为义宁十二景赋诗,此处称为石塔青灯。《石塔青灯》诗曰:“浮洲昔日有名僧,肇建浮屠一气宏。特地几层撑白日,当天八面绕青灯。微风点点珠玑灿,长夜明明星斗凝。寄语此口存十愿,年年相续又相承。”
史载,最先是卢道人在此占卜,颇为灵验。到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义宁县一小吏的夫人有孕在身,逾年未生,在占卜先生的介绍下找到卢道士,道士仅仅“书一‘醋’字”。未逾月,该小吏喜得千金,建塔致谢。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知县周某曾捐金重建;万历年间,塔与寺庙俱倾圮;崇祯元年(1628年)乡官唐一唯重修。到了清代后,又数次重修。1965年5月被拆平,后又重修,1996年拆毁,2005年才又得以重建。
重建后的浮洲塔高为九层,为红砖钢筋水泥结构,采用传统宝塔外形,均为黄色琉璃瓦,更为坚固,并保持原有的民族风格。塔高约31米,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浮洲塔倒映江中,煞是美观。塔后是古庵,与此交相辉映,俨然古之“石塔青灯”胜景。
浮洲塔内有台阶可以拾级而上,每一层都有瞭望窗口,并在墙壁上悬挂当地名人诗词书画,让游人驻足欣赏。当来到顶层从窗口望去,义江河、五通镇区及周边美景尽在眼底,美不胜收。
位置独特的浮洲“岛”
相传义江卧着一头犀牛,浮洲的位置是犀牛的牛背,而隔此2公里远义江河下游的大洲村是犀牛的头。每当涨大水的时候,浮洲所处在的牛背和大洲村的牛头都会浮出水面,不被洪水淹没。
一个沙洲真能像传说的那样能浮能沉吗?带着种种疑问,笔者实地考察了浮洲的地形和走访了当地部分老人,试图探索沙洲能“浮”的成因。
浮洲是一个有百来亩宽的大沙洲。三友村委结宅村下方不远,义江河从沙洲的左边流向五通街头村。在街头村附近的水埠头来一个90度大转弯,缓缓地流往五通大桥方向,这是义江的主流。在沙洲的上方,来自义江河水还有一条小溪流流向沙洲的右边,这是义江的支流,在浮洲塔前面与主流汇合。由于被两条河水包围,沙洲就成了一个“岛屿”。
浮洲塔位于沙洲下方一个突兀的土坡上,虽然站在对岸的江边街上看到这里很低洼,其实土坡高出水面有三四米高,加上沙洲左边一大片水田低于浮洲塔上的土坡,每当涨洪水的时候,沙洲把大水挡住,使大水在结宅村附近就流进这片水田里,让水田变成“泄洪闸”,最后在渡头村的下方再流入义江河。
渡头村的唐老伯说,1975年那场大水,他们村前面的水田到邓家村前的义江东干渠一片汪洋,村民可以撑竹排捞木头。然而,浮洲塔仍未进水。2009年7月3日,也是一场十年一遇的大洪水,笔者来到五通大桥上拍照,义江河的主流汹涌澎湃,大桥西岸的水田也是一片汪洋,但浮洲塔依然岿然不动。当然,这功归于西岸水田起的泄洪作用。
浮洲塔庵堂祭祀观音,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为会期。届时信士云集,热闹非凡。附近有钱的人家主动捐钱,也有还愿者答谢观音,他们与庵堂尼姑一道煮好斋饭让前来烧香的信徒用餐。此外,还组织信徒们开展“公益放生”活动,每年放进义江河的鱼、虾、鳖等值2万至3万元,倡议人们保护生态平衡,救护刀下众生,祈愿众生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