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荣化:建设“两园”强基础 打造“两城”聚人气

——访金城江区区委书记

  近年来,金城江区依托区位优势,强化生态文明内涵,深入实施环境倒逼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力推进“两园两城”(工业园和农民创业园、教育之城和养生之城)建设,强基础聚人气,努力塑造城区新形象。

  建设“两园”强基础 工农“转型”齐发力

  “没有工业园区、缺乏产业支撑,一个地方是发展不起来的。但也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谈起工业,覃荣化表示。

  2012年,龙江河环境突发事件给金城江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打击。该区痛定思痛,切实转变发展思路,把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覃荣化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既能迅速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又能提升工业“三废”处理能力,使企业离江出城,有效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为此,该区投入2亿元完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重点谋划落实废渣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尽快实现采选冶炼废渣集中收集处置和再利用,加快企业搬迁入园步伐。促使以五吉公司为代表的采选冶一条龙国营企业集团、以矿山工程公司整合其他企业组成的采选冶一条龙民营企业集团、以富源公司为代表的资源再生利用企业集团引入集中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整合宝来公司等一批城区周边有色金属企业入园转型升级,努力打造百亿元工业集中区。

  同时,充分利用河池大任产业园落户该区的有利机遇,积极配合抓好产业园建设,加快园区征地拆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出城入园”项目落地协调服务工作。

  覃荣化说,若有一个载体来助推农民创业,这对促进农民增收将起到更积极的作用。为此,该区提出建设“农民创业园”,巩固拓展特色种植业,以甘蔗、核桃、桑蚕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改变单纯在面积增减上做文章的作法,更加注重在优化布局、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上下工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13/2014榨季,博东糖厂进厂原料蔗62.59万吨、产糖7.3万吨,同比增长11.2%、18%。其中,金城江区进厂原料蔗48.4万吨,同比增长5%,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2014年,该区力争发展农民合作社至57家,入社农户700多户,带动农户3000多户。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户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推行农村土地“小块变大块”模式,推进全区土地流转4万亩以上。

  打造“两城”聚人气 亮出城镇新名片

  金城江区加强“教育之城”建设,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民办教育促进工程、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扶贫富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创新工程七大重点工程。

  该区计划到2017年,初步建成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实现“两基本一提升四达到”的目标。即多渠道筹措4亿元以上资金,新(迁)建12所以上学校,改扩建一批学校,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大通铺”现象;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8万人次,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2年。

  “养生之城”是该区今后着力打造的一张名片。“以发展养老产业作为起点,在完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逐步向养生产业过渡、拓展。”覃荣化说。金城江区现正加快建立区级养老中心,累计投资400多万元完成东江敬老院的主体工程;建立健全一批公共体育场馆,完善广场、花园、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为居民强身健体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注重将推进“养生之城”建设与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无缝对接。2013年,该区投入1894万元,建设乡村垃圾中转站5个、垃圾收集池728个,配备垃圾运输车80辆等,清理河道水源420处、垃圾1.4万吨,城乡卫生环境得到改善。

  紧扣本地特色,力树“金”字旅游招牌。着重规划建设龙江河两岸养生旅游带,把龙江河流域建设成为金城江区景点众多、节目丰富的休闲养生旅游区,吸引境内外游客到金城江游玩、养生。

  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2014年,金城江区将着力推进“十百千”(万亩稀缺中药材广豆根)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相对连片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加快建立六圩、拔贡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并向贫困村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