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开发扶贫攻坚战犹酣

  1985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39.78元,2003年为1099元,2013年底达4485元。数字是枯燥的,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三个鲜活的数字,鲜明的对比,见证了罗城30年扶贫工作的成果。

  30年前,罗城是全国232个穷县之一,在广西名列第82位,在河池地区名列第7位。1985年,全县有27417户145021人生活仍在温饱线以下,分别占农业户52059户和农业人口285276人的52.7%和50.8%,他们人均口粮不到200公斤、现金收入不到200元。

  经济发展滞后,民生事业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抗风险能力较弱,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因病因灾返贫现象严重,这是当时罗城的县情。

  面对这样的县情,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罗城的决策者努力探索扶贫开发之路。

  该县把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986年至1999年,上级扶贫办、财政厅(局)、以工代赈办、民委等单位先后65次下拨专款1373.93万元,作为罗城部分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在这期间,在上级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上级又先后投资649.58万元,修建了6条全长52.57公里的四级公路,全县乡(镇)级道路全部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2001年至今,又争取到上级的资金扶持,建成通村四级路15条101公里,屯级路676条1554.3公里,独立桥(过水路堤)11座701延米,人畜饮水工程33处,建沼气池13777座,特困农户茅草房改造792户,修建集中供水工程34个,家庭水柜191个。

  “十一五”以来,该县已实施完成了8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基本上达到了“水、电、路、讯、广播电视”五通,实现了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这些村90%以上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为贫困农村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该县积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抓好产业扶贫工作。通过发放种苗、信贷扶贫等方式,扶持群众发展重点产业。累计给农户投放扶贫贷款1.28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资金600多万元。为扶贫龙头企业争取得到项目贷款8192万元,扶持广西凤糖罗城制糖公司、中天领御葡萄酒公司、宝玉制丝公司等扶贫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到2013年底,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桑园面积达5.5万亩,产鲜茧8049吨;高淀粉红薯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量达5650吨;核桃种植面积3.1万亩,毛葡萄面积达6.7万亩,实现经济林果总产量4.5万吨。同时,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67个,会员达到1985人,带动农户838户。

  罗城还积极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大转变,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2000年来,先后有1个国家级单位、3个省级单位、4个市级单位对罗城开展定点帮扶。县内开展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定点帮扶贫困村等活动,建立包抓帮扶制度,共有60多名县级领导、104个县直部门300多名干部包抓扶贫开发工作,为贫困村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服务,形成全社会关心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强大合力。

  2000年以来,通过加强交流沟通,共争取获得广东帮扶整村推进资金720多万元,先后实施完成了四把镇龙马村、怀群镇东安村等共6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使这些贫困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大改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罗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按照原来1196元的扶贫标准,在“十一五”时期全县贫困人口从11.24万人减少到7.23万人,但是按新的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县贫困情况还是人多、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2010年底通过自治区的核定还有20.974万贫困人口,截止2013年底尚有13.5万名贫困群众没有摆脱贫困的困扰。

  面对新的挑战,仫佬山乡人民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百倍的信心,打好新一轮开发扶贫攻坚战,为摘掉贫困帽,走上富裕路,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