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县:大山深处党旗红

  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棋盘界,每到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鲜艳杜鹃花不但吸引恭城众多赏花爱好者,就连钟山、贺州和湖南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花赏景。但过去由于路况差,只有少数人去赏花观景。如今,从三江口到棋盘界驱车仅需要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顶。

  然而所有赏花的人,一路上经常见到一帮特殊的护路队。这些高寒山区护路工,就是居住着恭城海拔最高的三江乡大坪头自然村,离棋盘界山顶不足3公里。全屯只有10户人家,可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自然村,在共产党员刘少林的带领下,10多年来从修路不止,到如今维护路不断,他们一代传一代的默默从修路到维护路。在10多年前,共产党员刘少林硬是带领全村男女老少,修通了6.5公里的崎岖山路,打通了山里与平原的致富通道,他们从过去无偿修路,到如今无偿维护路,一代传一代相传,践行着他们的共同格言,辛苦我一个,方便万家人。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道路不通,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发展,当我们把时光倒回10多年前,这个自然村的情景是,不足60公里的路程,百姓到恭城赶圩得在三江住一晚。那是村民的一些土特产,老板都不愿上门收购,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穷则思变,必需想办法修路,修路得要钱,没有钱怎么办,与其是继续穷下去,还是想想办法,这个是当时大家议论的焦点。2002年,有这样一个年轻小伙给乡亲们说,“目前这种现状,只有修通与外界的路,才能改变现状,没有钱我们挖也要挖出一条山路出来,我们山里人能吃苦,有的是力气。”当年这小伙就是共产党员刘少林。

  在这里采访,大家都很自豪的说,当年为了修通山路,女人都学会打炮眼,李玉英就是其中一个。那时我们也知道,等不是个办法,不修通路会永远穷下去,哪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当年有一股闯劲的年轻小伙刘少林,在一次召开村民代表扩大会上,把想修路的事情提了出来,他首先阐明国家暂时没有资金,必须靠我们双手。也许是穷怕了的山里人,如今有人出来领导大家修路,一阵阵掌声响切整个会场,此时应该定格在2002年的冬天。

  就是这样一个村民代表扩大会,改变了山区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会议后的第二天,一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修路大会战在大坪头屯拉开序幕。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家在刘少林的带领下,每天挖山不止,最多出动修路人数达15人之多。就是这样一群山里男女老少,一锄头一锄头的挖,逢山放炮,逢沟架桥,用了10多年时间修通了长达6.5公里的崎岖山路。

  “好可惜,当年有些参加修路的人,都没有看见我们现在这条平坦的山区路就走了,我们永远会记住他们,为改变山区落后面貌所作的贡献”谈起修路的事情,谈起修路时,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

  路通引得凤凰来

  大坪头自然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盛产大量的土特产,中草药材和毛竹,但过去由于环境恶劣,没有路,老板不上门收,再好的土特产也发挥不了效益,生产生活没有明显的变化,“要想富,必修路”这是大坪头村人的共识。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山里人生产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87年出生的李周明,是当年修路最年轻的小伙子。谈及现在的生活他颇为感慨。“路好后,我把云南姑娘都娶回家,爱人柳银花姑娘常讲,我爱这里的山,我爱这里的水,更爱淳朴的山里人,当时父母听说我嫁给大山里的人,都不很乐意,如今他们才知道女儿的眼光。”,花好引得凤凰来,短短几年,广东的梁翠宇、南宁的黄晓华等等这些凤凰,从都市飞来大坪头,我想这就是他们愚公精神带来的效果。

  如今的大坪头村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个只有10来户的小自然村,光小车就有8部,他们享受着都市的生活,呼吸着山里难得的清香空气。

  “修通了山里路,既方便游客,也方便我们,我们现在开始搞一些农家乐,让城里人尝尝我们的山里土特产。我们也很感谢政府,这些年来,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今年政府在基层实施“组、甲”制自治组织架构建设,为我们自我管理村屯提供了平台。每个村民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转变,搞好自然村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搞好环境保护,为了方便游客,我们每个值日道德甲长都行使‘权利’,全体村民都积极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在杜鹃花盛开季节,教育好游客爱护好环境,做一个合格的游客。”共产党员刘少林告诉我们。

  目前,县、乡两级政府正在为大坪头的村民们申请道路扩宽硬化项目,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出行条件,提升村民们的知足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