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干部沉下去 群众动起来

  驻村工作队员、突击队员、县领导不厌其烦入户动员,蓝颜妹一家终于决定从弄场里搬到公路边建新房。4月初,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八好村最后一户危房改造动工了。蓝颜妹所住的弄腊屯,外出要么走两公里多到红水河边坐船,要么爬40分钟山路到公路边坐车。

  八好村是大化脱贫攻坚战的最前线,2015年贫困发生率高达94.5%,2019年底仍有61.48%,是目前全区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4月30日,记者走进八好村,修路、建房、修水柜的场景随处可见,其中蓝颜妹家新房目前完成了主体工程。

  大化是全区四个极度贫困县之一,2016年以来累计脱贫8.71万人,今年计划脱贫24个贫困村、1.73万贫困人口。该县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进一步压实干部主责,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采取超常规措施攻难点、疏堵点、补短板、强弱项,向贫困的最后堡垒发起总攻。

  攻克贫中之贫,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县委书记杨龙文说:“我们通过压实责任,形成‘干不好脱贫攻坚的党员不是合格党员,打不赢脱贫攻坚战的干部不是优秀干部’的氛围,提升干部队伍对脱贫攻坚执行力。”该县建立“战区调度、乡镇落实、村屯突击”三级攻坚体系——全县划分4个攻坚指挥部,由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任指挥长,1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3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24个未脱贫村;组建16乡镇攻坚队抓落实,成立158个行政村突击队战斗在最前线。实行重点任务红黄牌管理制度,对危房改造、家庭水柜、义务教育、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进行一周一排名并挂牌,自3月实行以来已开展评比5次,发出黄牌、流动红旗各60张。

  压实责任让干部沉下去。各单位、帮扶干部进屯入户重点开展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增收计划等再摸底再核实,逐村逐户制定解决方案,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通过扶贫惠民政策宣传、典型示范带动、文艺下乡巡回演出等方式,运用脱贫攻坚成果鼓励贫困群众,消除其畏难心理和“等靠要”思想。

  “获得感”让群众动起来。沿着硬化路走进七百弄乡弄平村弄兄屯,一栋栋砖混结构楼房拔地而起。驻村第一书记韦贵伟翻出2018年拍的照片,全村都是破破烂烂的木瓦房。65岁的蒙桂宏说:“以前帮扶干部不停地动员,我们就是觉得不可能脱贫。”数年前,村民们自发修建进屯道路,悬崖峭壁让他们心灰意冷,进出还得走20多分钟山路。在县人社局等部门的倾力帮扶下,2019年以来弄平村14个村民小组都通了公路,完成危改251户,建成水柜136座。帮扶干部趁热打铁进村动员,蒙桂宏的大儿子在老家建好新房后外出务工,二儿子移民搬迁到了县城。全县贫困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下,积极投身脱攻坚战中,其中93.34%的贫困户发展“5+2”特色产业,6115户2.77万人完成易地搬迁。

  干部沉下去、群众动起来,共同想出诸多超常规措施。受疫情影响,沙石、砖头等物资短缺,大化根据通路情况,对危改和家庭水柜建设给予0.5-2万元建材运输补助,大量建材从周边县调入。七百弄、板升、雅龙3个缺水乡镇,则对建设水柜和危改的贫困户,分别给予0.2万元和0.3万元水费补助。推行“能人代建·共建家园”模式,在贫困村组建扶贫项目施工队60余支,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劳动力短缺难题,还让1000多名农民工有活干有收入。

  截至4月底,大化多项脱贫指标进展均好于预期。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参保率达100%;危房改造827户全部开工,已竣工608户,预计6月底前全部建成入住;家庭水柜1992座全部开工,已竣工1959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