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区]推行“村园共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纪实

连心服务平台解众愁

   在一个地区兴建一个工业园,毋容置疑能为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但是修园初期的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

  “把我家的地都征用了,以后我们全家人的生计怎么办?”这是平桂区西湾街道办事处飞马村村民左启科的担心。

  “起初,把公司地址选定在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西湾园区,我们最担心的是劳动用工问题,尤其是技术型人才的用工问题。”利升石业办公室负责人全君说。

  “在我们的辖区内建设工业园,仅征地拆迁这一项工作我们就已经倍感压力了。”西湾街道办主任李毓全说道。

  要想把工业园区建设好,就必须让企业留得下来,就要处理好村民和企业的担忧,打消他们的顾虑。2016年,平桂区两新组织党工委统筹村、园双方资源,探索推进村园共建的党群服务模式,构建“一站四厅五室”的党建阵地,建设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

  平桂区的村园共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试点设在平桂区西湾街道飞马村村部,依托飞马村党支部良好的党群关系而建。“你看,这是早两天企业发出来的招工信息,我们正准备向村民发布,让有意向到园区务工的村民过去面试呢。”飞马村村支书左文贵一边翻看着手机里村园共建工作微信群里的信息,一边解说到。

  左支书还告诉记者,为了尽量多的照顾到村里的困难群众,他们会优先把用工信息反馈给贫困的村民;同时,为了帮助企业寻找到符合岗位用工要求的员工,服务中心也会和企业方进行实时的沟通,对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评定,以保障企业的劳务用工用得放心。对于一些贫困群众,又无一技之长,又渴望到园区工作的,服务中心就会联系扶贫部门,安排这部分困难群众参与技能学习培训,让他们掌握专业技术,方便实现就业。

  飞马村村民左启学就是这样实现到园区就业的。左启学是一位残疾人,但是他不想等靠要的虚度光阴,于是他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技术,现在在万升石材公司找到了一份月收入近3000元的过磅员的工作。“我很满足现在的生活,虽然还是早出晚归的忙碌,但是我觉得我是累并快乐着。”左启学说。

  “说实话,我们公司成立之初,我们是不想要当地村民到公司工作的,因为当地村民太多的‘人情世故’要忙了,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来请假。”利升石业办公室负责人全君说。自从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以后,我们公司聘用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当地人,这得益于服务中心在中间的调解,帮我们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像“媒人婆”一样的协调工作,让我们企业和村民间建立起了一个互相理解和互相帮助的融洽关系。

  说到去年9月份开始筹备的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同样承担征地拆迁任务的是西湾街道办事处,组织委员刘学就有故事要说。他说:“我记忆最深的就是飞马村村民左启科家的情况,我们到他家做工作不少于8次才最终把工作做通。”

  飞马村村支书左文贵告诉记者,左启科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当时哥哥刚因病去世,留下一个侄子,全家4口人都指望着那3亩田地维持生计。他担心,这一下子把地全部征去,以后连基本生活保障都没办法维持了。通过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多次协调,左启科在得到所有征地拆迁补偿的基础上,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为左启科已故哥哥争取了大病救助资金,还为其侄子拿到了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为左启科解决了很大的后顾之忧,最终农民工创业园项目的60亩征地任务圆满完成。

  都说党组织是一面旗帜、是一个堡垒,那么平桂区西湾街道飞马村的这个村园共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就是联系园区和当地群众的一条纽带,推动村级党组织和园区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据介绍,园区党组织还与飞马村党组织实行联合办公,共享会议室、图书屋、文体活动场所、戏台等,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开展座谈交流、举办体育比赛、文娱活动等。园区企业还与村里的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据统计,村、园双方党组织共组织园区企业、党员与当地困难群众建立帮扶对子31对,帮扶困难群众54人,投入帮扶资金10万余元,提供就业岗位130多个。

  这就是平桂区两新组织党工委推行的以集群化组建村园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西湾街道党委书记覃锋说:“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干部人才共育、党员队伍共管、基层组织共建、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科学发展共赢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能有效的破解‘园区建设矛盾解决难、群众合理诉求表达难、党组织作用发挥难’三大难题,然后把这种高效的工作模式在全区乃至全市推广。”(叶丽琳 李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