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州市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的优势,突出科普扶贫特色,注重抓好“线上线下”“基地协会”“惠农兴村”行动,扎实推进“科普精准扶贫工程”,有力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提升,加快脱贫步伐。
“线上线下”强化科普宣传。该市大力创新科普精准化服务模式,创办了我市首个“科普中国”社区e站,引导社区乡村、校园和企业搭建“互联网+”科普宣传平台,积极为贫困群众推送科普信息,点击阅读5万多人次;在城区人流密集区设立科普宣传栏;引导人群集中的区域和单位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让群众零距离了解科普知识;协调科普、科技、文化、卫生等单位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及企业开展“三下乡科普活动月”,有10多万人次受益;积极促成“中国流动科技馆广西巡展”活动在宜州市举办,有2万多名群众现场参观和体验活动。同时,大力创新宣传手段,利用刘三姐歌谣形式创作科普文艺作品,印发《科普山歌集》,大力宣传科普知识,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文化品牌。
“基地协会”带动特色产业。该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主题,指导基层创建刘三姐生态高效桑蚕种养科技协会、宜州市电商农技协联合会、庆远镇宜畔水果协会等基层农技协会34个。协会充分发挥科学普及、农技推广、农民培训的作用,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创建科普示范基地,今年上半年,已创建宜州汇丰种猪养殖、宜州“互联网+”农村电商、“互联网+”青年创业创新等科普示范基地3个。通过组织开展交流学习、科技知识技能培训、先进经验推广、品牌打造和推介等活动,有效带动该市生态高效特色产业创新发展。
“惠农兴村”聚智助推脱贫。广泛发动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专家志愿者组团,围绕重点产业,以进村入户、田间地头会诊、上街集中咨询、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服务贫困群众。目前,已经累计开办农民科技培训班50场次,培训贫困人口5000多人次。通过开展培训活动,使基层农技协骨干的科普惠民技能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此外,还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引导基层农技协会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工作。积极培育先进农技协会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更多贫困群众加入协会,增强发展能力。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