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果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早在2011年就摘掉了国定贫困县帽子。但是,作为一个扶贫“天窗县”,该县面临着贫困发生率依然很高的问题——目前全县有54个贫困村、1.3616万户贫困户、5.1768万贫困人口。
扶贫攻坚冲锋号吹响。
面对最后的硬骨头,该县定下了“在2017年全面完成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的目标。并对此拿出一系列硬措施——制定出台了“136”脱贫方案,以转移就业、产业扶贫、政府兜底为抓手,全力推进移民搬迁、教育扶智、基础设施、卫生帮扶、金融扶贫、社会帮扶等六大行动,全方位推进脱贫攻坚。
目前,该县脱贫“双认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截至10月底已完成认定脱贫3005户、1.2499万人。预计今年将实现25个贫困村出列、6991户2.8044万人脱贫,争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信息平台共享精准 全方位推进脱贫攻坚
平果市委书记黄志愿与贫困户“结亲”,担任精准脱贫“第一家长”。
平果市县长孙环志到贫困村中开展扶贫工作。
自治区“一帮一联”工作暨乡村脱贫攻坚落实平台建设现场会在平果市召开。
今年1月21日,平果市召开脱贫攻坚战四级干部大会,打响脱贫攻坚战。
精心谋划 制度健全作保障
为啃最后的硬骨头,平果市通过精心谋划,制定了一系列健全的制度。
如该县根据自治区出台的“1+20”脱贫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出台了“136”脱贫方案,“1”即全县脱贫攻坚总体方案,“3”即转移就业、产业扶贫和政府兜底3个子方案,“6”即移民搬迁、教育扶智、基础设施、卫生帮扶、金融扶贫、社会扶贫6个配套方案,构建脱贫支撑体系。
为了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该县出台激励机制,巩固脱贫成效。该县出台了《平果市2016年脱贫攻坚奖励暂行办法》,针对2016年底实现脱贫任务的分别给予巩固产业奖助资金;针对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给予每户最高4500元奖励;针对因学、因病致贫的,分别给予每户最高2000元补助。同时出台系列奖励措施,对在今年底达到脱贫标准并主动申请脱贫认定的贫困户,给予一次性2000元巩固产业奖助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巩固脱贫成效。
“第一家长” 用好政策引好路
6月23日,平果市派出8250名党员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到贫困户家担任“第一家长”,实施对症下药式结对帮扶。
根据扶贫攻坚战指挥部的部署和要求,“第一家长”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原则,按照自治区“八个一批”“十大行动”要求,指导定点联系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因人因地并根据贫困原因、贫困类型进行施策,做到对“症”下“药”,全力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目前,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平果市“第一家长”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如梳理出“五好”工作法(打好感情底子、选好脱贫路子、记好帮扶册子、用好政策篮子、排好脱贫日子)。这样一来,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坚定了干群齐心协力决战贫困的信心。
以奖代补 培育产业谋发展
如何取得脱贫不返贫、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的效果?发展产业是关键。对此,平果市通过“以奖代补”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桑蚕、火龙果、林下养鸡等高效特色产业。
在种植方面,该县对贫困户新种植火龙果、葡萄、大青枣等产业项目成活率达80%以上的,按每亩以不等标准分别给予补助;在养殖方面,贫困户新发展鸡、鸭、牛、羊等养殖项目,成活率达到标准并成功出栏的,按一次性补助或以单位数量给予不等标准的补助。截至2016年前三季度,平果市符合“以奖代补”补助条件的种养贫困户有2816户,补助金额达850.99万元。为进一步刺激特色产业发展,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实现脱贫,该县推出《平果市精准帮扶贫困户资金补助政策》,对发展产业项目实现脱贫的贫困户给予最高4500元/户资金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