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讯 “大伯,身体好些,吃饭没……”3月31日,港北区安监局局长杨昆来村里“亲戚”黄创仕家串门,两人熟络地唠家常。黄创仕,杨昆帮扶的贫困户,是庆丰镇新塘村村民,双腿残疾常年坐在轮椅上,收入低。“我这‘亲戚’挺好的,经常来看我,为家里送米送油送钱,他还筹资帮村里修路呢。”黄创仕聊起这个新认的“亲戚”,满是称赞,“家里人正谋划搞些产业,不久我们家就可以甩掉这个贫困帽子了”。
干部与贫困户“认亲帮扶”,是港北区实施的“党组织党员扶贫攻坚工程”。这帮扶工程采用了“1+1”、“1+N”方式,即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至少3户贫困户,后盾单位党组织书记、乡镇党委书记联系帮扶至少2户贫困户,其他党员干部联系至少1户贫困户。港北区委书记韦庆强说,“全区35个贫困村都落实了责任领导、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2000多名干部与5612户贫困户结对认亲,为贫困户理清生产思路,谋划脱贫之策,干群合力攻坚拔穷根。”
当前正是春耕时节,帮扶干部们纷纷到田间地头送技术送化肥送种子,跟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共同搞好春耕生产。港北区农机部门组织干部到帮扶村屯检修农户的农具,让群众顺利开展春耕。农业部门组织农技员走村入户传授种植技术,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给种植户送农药送化肥。农技员杨联初介绍,每到一户,他们都与群众诚心交流,详细了解春耕备耕情况和其家庭生活近况,逐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还面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一一答复,共商解决办法。
根据各村实情,港北区坚持量体裁衣原则,找准致贫的“瓶颈”和“短板”,突出实施“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民居环境、公益事业、基层组织”等五大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搞经济搭建平台,力争3年使困难群众一举甩掉贫困户帽子。
今年3月,大圩镇东塘村迎来一件大喜事:村里又多一个新产业——有机油茶产业。原来,在帮扶干部张彬彬的牵线搭桥下,广西硒油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东塘村签约开发有机油茶产业。
东塘村是港北区35个贫困村之一,全村人口4000多人,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没有特色产业带动而致贫。针对“贫因”,帮扶干部就多次召集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商讨,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搞活村里产业。“经一番探讨后,大家一致同意利用村里现有4000亩山林资源进行生态油茶树种植。”张彬彬说,村里成立招商小分队,奔着油茶企业进行招商引资。在招商小分队的努力下,广西硒油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贵港市有机油茶产业项目落户东塘村。
村支书杨燕忠高兴地说,项目落成后预计年产有机富硒茶油1.5万吨,附加相关深加工及附属产品,预计年销售收入1.3亿元,可解决约800人就业,实现带动东塘村约40户贫困户计2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不久,我们村也能脱掉‘穷帽子’了。”
(唐正芳 陆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