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凝聚合力精准帮扶 力争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

 

  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右江区38.95万常住人口中,仅剩下贫困人口2.67万人,成绩可喜可贺。但尚有的2.67万贫困人口中,大多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致贫原因复杂,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阶段,如何让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右江区党委书记、扶贫攻坚战指挥部指挥长韦晓东明确表示:整合各方力量和资金,形成共同推进精准帮扶的强大合力;紧紧围绕土地和劳动力这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脱贫攻坚事关全局,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包括内力和外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双手来实现,内力是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扶贫必先扶志。该区坚持救穷不救懒的原则,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念,把“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群众干、干部帮”。

  在发挥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该区将整合各种外力支持脱贫攻坚事业。一方面,在做好各级各部门定点帮扶工作基础上,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另一方面,将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科学有效整合,按照扶贫需求和规划统筹安排项目,统一打包使用资金,集中投入,合力攻坚,实现帮扶效益的最大化,杜绝各自为政、各搞一套,资源没有整合,信息不能共享。

  精准帮扶是实打实的工作,想要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必须拿出切实管用的办法。该区坚持差异化、精细化、“滴灌式”帮扶,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对不同村屯实施不同的帮扶策略,对不同贫困户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

  ——对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扶持生产脱贫。

  ——对有劳动能力但受当地发展条件限制的贫困人口,通过转移就业脱贫。

  ——对确实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实行低保政策兜底脱贫。

  同时,抓好移民搬迁工程,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决防止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是脱贫致富的核心。“十三五”期间,该区将紧紧围绕土地和劳动力这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经营性收入——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工资性收入——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确保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有1人以上实现转移就业。

  资产性收入——大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有序引导贫困农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另外,统筹卫生计生、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特别关注低收入人群、失业人员、残障人群、农村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基本生活,深入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行动。大力推进贫困村屯道路、水利、电力、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通屯道路硬化工程,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时间紧、任务重。据悉,右江区将在2017年实现4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摘掉贫困县(区)帽子,确保实现在全市“率先脱贫,率先小康”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