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商标之“水融香”的茶叶生产基地一角。(本文图片均日报通讯员覃天阳摄)
群众在采收贝林牌糯米柚。
同练瑶族乡群众在展示高山蔬菜。
禾美公司蔬菜基地的育苗大棚一角。
路弘达农业贸易有限公司香牛养殖基地。
禾美公司车间生产线的蔬菜浸洗环节。
“十二五”期间,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一、二、三产业协同转变,产业结构预计由2010年的27.95:44.21:27.84调整为2015年的19.51:44.51:35.58,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保持稳定,第三产业明显提高。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显成效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融水作为柳州、广西乃至珠江流域重点生态保护区的功能更加明显。
现代农业:“龙头”带动靠山吃山
围绕“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按照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创建品牌的工作思路,整合农业系统资金,5年来累计投入区、市、县三级财政资金17360万元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唱好“民族戏”。初步统计,从2011年至201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突破25亿元和15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3.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约14.7%。“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资金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发展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是“十二五”期间融水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形象、集中概括。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使融水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县流转土地达7.16万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务工人均增收350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82家、占全市总数的1/5,家庭农场达45家,“公司+合作社+农户”规模养禽场达582个,合作社、家庭农场销售收入2.08亿元,合作社员人均纯收入6480元、人均增收230元,家庭农场农民人均纯收入9688元。
规划建设农业示范区和“十大农业增收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转变,向第二、三产业有效延伸,全县形成了“田中有鱼、林中有菌、林下有鸡、山上有果”的生产格局。
在全国率先挖掘高山稻田养鱼传统耕作文化内涵举办“元宝山金秋烧鱼季”,“融水高山稻田养鱼模式”得到国内稻田种养新技术和水产动物繁殖、集约化水产养殖知名专家马旭洲教授的肯定。融荣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柳州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禾花鲤繁育基地,每年为融水近1.5万亩高山稻田养鱼提供优质地方种苗;四荣乡荣地村“世外桃源”、融水镇“水融香”及融水镇小荣村成为融水现代农业与民俗观光旅游一体化产业雏形。
注重生态产品品牌培育与推广,现代农业、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含金量”全面提升,融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农业、林业博览会,举办大苗山原生态农特产展览、原生态食材美食节,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网店,农业产品实现了“国”字号品牌“零”的突破。“融水糯米柚”“融水香鸭”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融水香鸭”等7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生态产品原产地保护产品;“绿深”牌灵芝获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柳韵春晓·古树红”野生红茶、“柳韵春晓·水融香”有机绿茶连续三年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用茶”。2015年,全县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网店25家,贝江村电商中心成为全区“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领军代表。
资源工业:生态第一有序开发
融水是竹木、矿产、电力等工业资源富集区,在保护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发展资源型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十二五”时期融水调整县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
初步预计,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8亿元,完成“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5年25亿元目标任务的232%,是“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第一年2011年22.21亿元的2.61倍;规模以上企业36家,比2011年增加9家,亿元以上企业21家,比2011年增加17家;更新改造投资预计完成25亿元,是2011年12.55亿元的1.99倍。
以工业园区为平台,通过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了融水工业进程。融水工业集中区“一区三园”2011 年被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确认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其中,康田竹木加工园进驻企业9家,涉及竹木加工、高山蔬菜加工、油茶深加工等门类,其中目前我市规模最大的农产品配送企业——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已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成为全市县级农业第一家进入“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六洞工业园柳州化工集团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设备安装已全部完成,具备试产投产条件。
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和睦新型材料工业园是融水工业集中区“一区三园”之一,也是融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精深加工高岭土、长石矿、石英石、蛇纹矿、大理石等非金属矿的工业平台。5年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先后引进企业18家,已开工建设10家,华纳矿业等3家已完成建厂进入试产阶段,飞鹰硅业已完成建厂,通电即投产;其他5家正在建设当中。入园企业全部投产后,园区总产值将达50亿元以上、为财政增加收入2亿元以上,成为融水“以资源换产业”的示范基地和全县抢抓机遇的阵地、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载体。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为融水资源工业增添了“亮色”。经过多年努力,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融水历史上单体投资量最大的落久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计划总投资22.54亿元,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电站装机4.2万千瓦。
积极发展风力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成功引进北京优普欧能公司进入梓山坪、摩天岭、庆林山、杆洞等地建设风力发电项目,为大苗山继水力发电之后增加了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在资源型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融水始终坚持保护住可贵的青山绿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将竹木矿产资源管理开发纳入全县重点工作范围,禁止竹木乱采矿产乱挖;完善扶持企业提升改造政策,促进企业在市场、能源、环境三大倒逼机制下转型升级,结束了县内完全出售杉木原木的历史,利用杉木生产出细木工板、杉木地板、杉木油、杉木活性炭等产品;完成了贝江水泥厂粉尘排放改造、鑫禾锌业关闭及废渣处置、飞鹰硅业退城进园等工作。
民俗旅游业:强化基础打造品牌
2013年,融水苗族自治县被列为首批创建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为融水提出“秀美融水·风情苗乡”旅游发展定位,融水由此开启了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战略性主要支柱产业和扶贫产业来打造的大幕。
五年里,融水在交通设施建设中优先建设景区景点公路项目,在农业产业发展中优先扶持景区景点农民发展种养业,在城镇化建设中优先考虑旅游景观和旅游配套设施需要,融水生态民俗风 情旅游业步入了全面、快速发展轨道。
2015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389万人次、同比增长72.42%;入境过夜旅客人数2.71万人次、同比增长19.91%;旅游总收入27.59亿元、同比增长103.7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28万美元、同比增长20.05%;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年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亿元,增长10.0%。
旅游规划科学可行。坚持“在保护 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先后编制或修编完成了《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5个旅游规划,出台了元宝山景区、雨卜景区生态保护办法。坚持以规划为指导,将旅游发展与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美丽融水”乡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快硬件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协调推进、科学发展。
旅游设施明显改善。从2013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旅游发展资金达5000万元以上,争取上级旅游专项资金共计5630万元,引导和撬动民间资金投入43.2亿元,使全县旅游固定资产投资达7.52亿元,旅游环境全面提升,重点打造的县城至元宝山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精品线路吸引力越来越强。经过改造提升之后,全县国家4A景区总数达2个、3A景区达6个。
旅游产品特色鲜明。通过挖掘坡会、斗马、烧鱼等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元宝山 、贝江、龙女沟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养老旅游产品,以培秀、雨卜等为代表的民族风情体验旅游产品,以老子山、老君洞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以民族坡会 、芦笙斗马节为代表的 节庆旅游产品,以元宝山登山 、龙贡漂流为代表的探险旅游产品和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产品。融水成为了广西区内自驾游的重要目的地。
旅游扶贫成效显著。通过推进农家乐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指导经营者争创星级农家乐,争取银行提供支农贷款,有效拉动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到2015年,全县注册农家乐159家,其中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四星级农家乐3家、三星级农家乐7家,旅游产品企业和商户达160家,旅游业带动农民收入人均增加1000元以上,旅游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挖掘特色,强化管理,广泛宣传,使融水旅游的“特色”魅力、“特色”品牌得到了全面展示,2011年以来收获了“广西优秀旅游县”“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等称号,融水芦笙斗马文化节、融水苗族芦笙踩堂分别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年代最久的斗马民俗活动”和“世界规模最大的芦笙踩堂活动”。日报通讯员张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