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五子”并进拔穷根 去年脱贫1.7万人

   本网罗城讯 2015年,罗城以“五大工程”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最基础的工作和主要的着力点来主攻,多措并举,“五子”并进,破解阻碍发展的瓶颈问题,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7万人。

  发展产业,多挣票子。该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主要途径来抓,集全县之力推进核桃、毛葡萄、桑蚕、优质柑桔、糖蔗、特色养殖产业等扶贫主导产业,逐渐形成“一乡多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5年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8.81万亩;毛葡萄种植面积达7.5万亩,总产值1.2亿元以上;桑园面积发展到6万亩,鲜茧产量达15万担;毛葡萄、红心猕猴桃、长寿农业有机蔬菜等3个示范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基本实现主导产业对所有贫困村的全覆盖,对低收入人口的带动达到80%以上。

  移民搬迁,建好园子。按照自治区和河池市脱贫攻坚统一部署,通过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移民安置,有序推进贫困农村人口转移。以县城区“仫佬家园”为龙头,推进县城区和乔善乡、四把镇、怀群镇等4个扶贫安置点建设,并加强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2015年完成投资4008万元,建设移民住房180户,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91户390人。

  就业补偿,找准路子。该县加大投入力度,狠抓教育扶贫,创新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免费对贫困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增强造血功能,精准发力“拔穷根”。先后派出农技人员下乡790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农民16580人次;大力开展“百万农民党员大培训”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66期次,培训农民4200人次;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班60期,培训城乡劳动者2203人,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2015年,全县共发放职业培训补贴资金238.1万元,1990户贫困户实现每户有1人以上就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打牢基础,兜好底子。2015年,该县强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通屯公路建设大会战,改善和提高农村路网结构,力争到2018年末,建成屯级公路340条655公里,20户以上自然屯通水泥路率达100%。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200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43套,建成矿区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廉租房1592套,分配公租房和矿区棚户区改造住房1187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82户172人,困难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35千伏线路33.45公里、10 千伏线路35.14公里。完成治理岩溶面积35.69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0.61平方公里。在全区、全市首创村医培养模式,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该县荣获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深化机制,创新法子。建立完善社会化帮扶机制,用好上级部门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扶贫、社会组织及公益扶助等政策,激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扶贫。整合各类资金共3.2亿元投入到“整乡推进”黄金示范区建设,实施扶贫项目189个,竣工143个,2.4万人受益;推进“千企助百村”活动,引导社会力量集中财力对重点贫困村进行帮扶,目前有35家非公企业结对帮扶30多个村,捐款捐物6720多万元,帮扶项目50多个;推行“5321”干部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5880名干部与7577户贫困户结成联系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6560多个。此外,劲牌公司还向罗城捐赠5000万元成立劲牌有限公司专项扶贫基金,形成了众人齐划桨的生动局面。(通讯员蒙增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