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兴宾区在贫困村大力推进道路建设,如今交通已成为贫困村精准扶贫的“血脉”。(特约摄影记者 盘摄波 摄)
“做梦也想不到,走了几辈人的山路,如今变成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了。”1月7日,正在地里劳作的凤凰镇武宜村村民韦传式夫妇指着眼前通村硬化路,喜不自禁。武宜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山多资源少、沟多平地少、产业单一,交通不便是阻碍当地发展的最大因素。
2014年,武宜村争取了一条硬化道路,里程约13.07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也为村民铺就了一条致富路。“现在路好走了,我们再也不担心玉米、黄豆、花生等卖不掉,养的牛、羊也不怕没有销路,致富有门路了。”村民王存喜高兴地说。
精准扶贫,道路先行。自扶贫攻坚战打响后,兴宾区上下倾力扶贫,借开展交通项目建设大会战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小康路”建设,以路兴产、以产促农增收,走出一条高效扶贫之路。
精准规划 助力小康
兴宾区32个贫困村,大多数地处边远大石山区,交通极为不便,石漠化现象严重,自然资源缺乏,自然环境恶劣,不少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面对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严峻任务,兴宾区委、区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努力把兴宾区打造成为来宾市扶贫开发攻坚的示范区。根据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问题,提出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包括“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其中,“小康路”行动计划又是重中之重。
针对大部分贫困村存在未通水泥路问题,兴宾区规划编制了《贫困村交通扶贫开发规划》,提出打好贫困村道路建设攻坚战。根据规划,通村水泥路建设要集中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通水泥路目标。2011年至2014年,兴宾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433.82万元,新建屯级道路76条191.64公里,硬化率达90%以上,受益人口近10万人。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小康路’加速发展、跨越发展,为贫困村整体脱贫致富、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兴宾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丘宸光说。
全力推进 严守质量
寒冬时节,在良塘乡下奇峰至屯桑屯级路上铺筑底基层的工人们冒着严寒,操作挖掘机、压路机忙碌工作。公路边上,十几名工人在同步修筑路边的边沟和边坡设施。
这条公路是2015年兴宾区实施的贫困村公路建设项目之一,串连沿线下奇峰、屯桑等村屯,受益群众约2000人,完工后将改善沿线村民的出行和运输环境。
“十二五”期间,这样的公路建设场景在兴宾区贫困村中经常能看到。为全面完成交通扶贫规划目标,兴宾区坚持规划先行,超前安排部署,积极推动通村路、产业路、旅游路等农村公路建设。5年来,兴宾区多方筹资共投入资金107.39亿元实施206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过规划制定的目标。
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兴宾区加强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出台了《兴宾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条例》,其中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提出了一系列规定,要求建立健全招标过程、资金使用等“八公开”和质量、安全、廉政“三合同”制度,并在定期调度、领导包片、专项督导、质量验收的基础上,聘请项目沿线百姓为质量义务监督员,全过程、全方位对建设质量进行监管。
路畅业旺 百姓增收
当下正值生姜收季,七洞乡自治区级贫困村桥勒村村民王书祥2015年种植的30多亩生姜喜获丰收,但他一点也不愁卖不出去。“现在道路畅通了,经销商上门来收购生姜,销路不成问题。”靠生姜销售,王书祥2015年挣到十万多元。
在兴宾区贫困村,随着农村路网的畅通,更多的精准扶贫产业有了发展空间,更多的贫困农民如同王书祥一样,腰包鼓了,生活更富裕了。
根据精准扶贫战略部署,兴宾区以小康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在贫困村加快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根据不同地方特点、发展条件和贫困人口状况,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形成了种植甘蔗、水果、蔬菜、中草药、花卉等产业化扶贫布局。
同时,在贫困村采取土地流转模式,引导村民将土地流转承包给有资金和技术的种养大户或企业,发展现代高效种养业,以“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现代种养模式,辐射带动更多贫困农民增收。2011年至2015年,该区已累计减少贫困人口约7.5万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