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讯 自开展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江州区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衔接汇报,着眼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和民生保障等各个领域,精心包装,多举措打赢以扶促增攻坚战。
紧盯节点,落实攻坚责任。今年,市委、市政府要求江州区要完成2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的检查验收工作,到2018年,全市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巩固稳定脱贫成果、2020年与全国全区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江州区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任务目标要求,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工作基础好的把步子迈得更快一些,先行探索,目标定得更高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强化工作措施,力争迎头赶上。
摸实底子,理清攻坚底数。江州区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抓好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工作,切实摸清扶贫底数。一方面,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完善好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信息数据,组织四家班子领导、区直、乡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进行一次再摸底、再规范,摸清真正贫困人口底数;另一方面,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抓准致贫原因和贫困类别,把精准体现在帮扶每个贫困户上,采取“滴灌”式扶贫,为每一个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和决策依据。
强化建设,打好攻坚基础。当前,江州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江州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瓶颈。为此,江州区聚焦这一瓶颈制约,抓住扶贫攻坚的关键点,加快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一步,以路、水、电、房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改善贫困乡村基础条件。抢抓《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建制村通畅、“美丽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农村路网改造“三大工程”,优先安排产业发展急需和人口较多的贫困村改造路网,打通“断头路”,对接“致富路”。
产业引领,提高攻坚实效。江州区充分利用蔗糖、旅游、现代农业等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有江州特色、有市场潜力的特色产业。一是大力推进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甘蔗支柱产业,推动甘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以农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依靠“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火龙果、坚果、山羊、肉牛等特色种养业,不断扩大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力争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电商产业发展,特别是发展壮大信息、文化、旅游、休闲、健康等新型消费,使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整合资源,激发攻坚活力。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江州区善于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办法去破解精准扶贫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矛盾,充分激活扶贫攻坚活力。一是把扶贫领域的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各部门对涉及扶贫的改革要优先研究、优先部署和优先实施。二是在扶贫资金整合上实现新突破,把惠农资源更集中地倾斜到扶贫攻坚工作中。据了解,按照江州区甘蔗“双高”基地建设5万多亩的任务,放贷无息贷款将达1亿元左右。
夯实基础,强化干部执行力。江州区大力加强农村班子建设,通过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知识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主任,作为村级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广大群团组织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基层,做好各项帮扶工作。组织部门严格做好干部驻村的考评工作,加强贫困村第一书记的管理,认真选派精兵强将,组建“精准扶贫、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开展结对帮扶,实行驻村干部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与帮扶对象脱贫挂钩。(王海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