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基层乡村典型之三:绿满仙城客自来

  秀水绕村,绿树傍水——走进武宣县通挽镇横山屯,宛若来到梦里水乡。“种上了新树,村里看上去又有了新的味道。”游客如是说。

  今年以来,武宣县采用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农民受益新机制,大力推进村屯绿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全县动员 人居园中

  三里镇灵湖村外有个涌泉形成的小湖泊,人称灵湖。武宣县林业局在湖周边规划建设绿化带,打造灵湖风景小区。去年底,灵湖周围种植了300株杨柳和200株玉兰、桂花等树木,眼下,绿化带已初步成形,绿枝在风中摇动,村民在湖边休闲。该县林业局副局长蓝盛介绍,灵湖绿化带建成后,村民感受到生态变好生活品质提升,绿化积极性越发高涨,纷纷要求进一步绿化房前屋后和村道两旁。

  金鸡乡新村龙江屯村头有块公共绿地,栽种着两米高的秋枫、大叶榕等景观树和灌木,村民有事没事都爱来这里坐一坐、走一走。

  “以前这里都是废弃的破旧房子,还有部分闲置菜地。县林业局来做规划,要变成公共绿地,村民都很支持,主动拆除旧房、置换菜地。”村党支部副书记韦英玩说。龙江屯是个移民新村,以前村民不愿种树,绿化率很低。近年来,村民外出务工,收入来源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追求“绿色生活”。

  目前,龙江屯各级实施村屯绿化工程,新种植800多株乔木,全村绿化率一下子提高到70%。

  像这样以腾挪、置换、调整等方式整合绿化用地,正在武宣县农村广泛推广,并根据当地风俗民情,体现独具特色的风格。

  投工投劳 人人参与

  走在上李屯村道上,整洁的农居在树林间半隐半现,村道两侧相间种植着红花檵木、红绒球等景观树,绽放出绚烂的红颜。在农村服务中心和4个水塘周边,整齐排列的大叶榕新绿吐翠。

  上李屯背靠大瑶山余脉,周围有380亩水源林和1600亩牛心柿树林,全村隐没在绿树之中。但上李屯村民并不满足,虽然没被列入县里绿化村屯名单,上李屯村民仍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绿化美化家园。

  上李屯因地制宜,利用丘陵地形和沙土田地优势,详细制订村屯绿化实施方案,科学规划绿化带,突出屯里的自然生态、文化底蕴、风俗习惯,实现了绿地、树木、河道、池塘、房屋自然衔接,相互辉映,自成一派。该屯重点对村屯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宜林地以及池塘、河流周边,入村道路和村屯内主要道路两旁的宜林地,进行绿化。目前,全屯公共绿化面积共8亩,种植绿化小苗达400株。

  按照“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上李屯把农户房前屋后的苗木交由农户管理,群众相互监督,实现了绿化参与者也由业务部门向全民参与的转变,形成了人人自觉管护的长效机制。

  村子绿了,上李屯积极发展生态采摘为特色的观光农业,经济收入越来越好。“生态旅游要进一步发展,乡村绿化美化一定得跟上。”村民林德献说,村民们绿化村屯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义务投工投劳,大种树、种好树。

  农民管护 “绿”后无忧

  武宣县的村屯绿化,不仅村边路边宅边等乔灌木搭配错落有致,而且成活率达95%以上。在以果树为主的村庄,芒果、黄皮和红心柚等,都采用2年多的嫁接大苗,3年就能挂果。

  据蓝盛介绍,武宣县不等不靠,早在今年清明节前后就基本完成植树,特别后期管理最具特色。

  武宣县村屯绿化工程招标后,由中标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任务,按期完工并通过验收后,由县林业局组织管护2年。林业局聘请当地农民担任管护人员,对示范村屯新种的绿化果化花化苗木树定期淋水、除草、中耕、施肥,防止火灾、人畜踩踏,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管护经费由县财政划拨的配套资金中支出。管护员通常由村里的保洁员兼任,既保证村里的清洁、又巩固了绿化成果。

  林业局负责统一购买和配送肥料,并按期支付管护员误工补助,标准是每人每月500元。林业局采取奖罚制度,预发300元/月,另200元作为年终绩效奖励。年底检查验收时,对成活率达90%以上且苗木长势良好区域的管护员,按100%发放绩效奖励;成活率80%-90%的,按80%发放绩效奖励;成活率70%-80%的,按50%发放绩效奖励;成活率不足70%的,年终奖励全部扣除,所缺苗木由县林业局请人补种。

  今年以来,武宣县在完成32个自治区级示范村和211个面上村屯绿化任务后,马不停蹄规划2016年的村屯绿化。该县林业局局长雷炳书介绍说,已经在筹备2016年58个示范村屯和180个面上村屯的绿化工作,计划再用几年时间,完成全县所有村屯绿化,实现“绿满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