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县]走工业反哺农业新路:“南国铝都”瓜果香

97611438811216574.jpg97611438811216574.jpg

平果市果化镇打造火龙果“十里长廊”,促农增收成效显著。 (平果市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提示

  “南国铝都”“工业大县”,这些头衔早已成为平果市的标签。但在“工业强县”的背后,不能掩盖部分农民尤其是山区群众未能脱贫的无奈。

  于是,平果市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实现助农增收,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目标。2015年,该县水果种植面积近10万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果大县。“瓜果飘香”成了彰显平果城市特色的新名片。

  1 “铝都”又添新名片

  8月3日,记者来到平果市果化镇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只见石缝中挂满了一个个鲜红诱人的火龙果。在基地外,有不少前来采购的外地客商。平果火龙果,已然逐渐成为品牌。而在光照好、气温高环境下生长的平果葡萄,同样因为品质上佳而供不应求。

  发展水果产业,打造“瓜果飘香”城市已成为平果上下的共识。

  这些年来,平果依靠铝工业成为工业大县。但是因处于喀斯特岩溶地区,全县60%的人口生活在大石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脱贫致富难度大。工业“一枝独大”,其他产业发展步伐远跟不上。

  以工业反哺农业。平果市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发展特色农业。

  其中,水果产业成为该县发展重点之一。依托各乡镇优势,主推火龙果、葡萄、红肉蜜柚、莲雾、黄瓜等水果种植。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该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葡萄种植超过2万亩,火龙果种植面积近3万亩、总产量近7万吨。

  2 以工哺农看实效

  工业反哺农业,不是一句空话。还得落到实处,收获实效。

  在发展水果产业时,前期资金投入是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对此,平果市依托工业发展的财政收入优势,采取财政投入、专项补助的形式展开了扶持。如对连片种植火龙果20亩以上的,县里给予每亩1000多元的补助。近年来,该县每年财政投入农业种植业专项补助资金都在8000万元以上。

  盛夏,在四塘镇明江村葡萄园,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正在采摘葡萄的村民邓加吉满脸笑容地说:“我家今年种的8亩葡萄估计能收入10万元。”

  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四塘镇以打造万亩葡萄特色产业为主。镇政府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强化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等方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农民收入逐年递增。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已达8607元,仅葡萄一项就达2512元。

  随着本地葡萄种植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外地经济能人进驻四塘,加大对葡萄的种植和开发,农户种植也由“游击式”转入集约化专业化,葡萄种植面积不断规模化和产业化,产量也逐年增加。

  “种黄豆玉米一年收入1000多元,现在种果收入有上万元,县财政还另外给补助呢!”平果市果化镇布尧村龙何屯农民何广德说,2011年得知有这么一个好政策后,他便开始种植火龙果。如今,他家的火龙果已经进入丰产期,收入越来越多。

  3 生态经济双丰收

  为了找到治理石漠化和贫困症的“良药”,当地政府和群众想尽了办法。之前,种植任豆树等绿化植物,虽然有了生态效益,却没有经济效益。

  为了找到治理石漠化和贫困症的“良药”,当地政府和群众想尽了办法。平果市委、县政府通过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项目,引进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等特性的火龙果试种取得成功。

  火龙果长了起来,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光秃秃的荒山绿了起来。

  平果市火龙果办主任周峰介绍说,火龙果种植18个月即可挂果,在石山地种植火龙果前两年投入约2320元/亩,收获周期却长达30年,经济效益极高。

  据了解,平果市目前在石漠化山区发展火龙果1.96万亩,仅石漠化山区年总产值就达2625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据了解,火龙果的富民生态效应显现后,平果目前已在果化至天等县交界的石山缝地全部种植火龙果,打造“十里火龙果长廊”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带。让特色产业发展进入生态乡村建设链条中,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