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土地总面积21.59万公顷,岩溶石山区面积15.35万公顷,其中石漠化面积达9.6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4.7%,属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石漠化一直是天等县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存并制约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2年以来,天等县统一部署,科学规划,先后投入8535.3万元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山上林木成“绿色银行”
6月25日,记者驱车前往驮堪乡孔民村。一路上,只见水泥路两旁的石山上,翠竹丛丛,岘树株株,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孔民村,刚好遇上从山上忙活回来的许朝中。许朝中今年65岁,在自留山上种了30多亩竹子。许朝中说:“今年的竹子长得又粗又高,10月份就可以开始砍收了。”孔民村党总支书记许朝珍介绍说,村屯周边的山上原来只长草,牛羊吃过两回就不长了。后来,在政府的指导下,从2002年起,村民在山上种下竹子,3年后就成林。如今,孔民村的群众家家户户每年都能上山砍收竹子。
许家泰则是“靠山吃山”的典型。他圈养了24只黑山羊。
“平常,我不用放羊上山吃草,只让它们安心躺在羊栏里长膘。”许家泰告诉记者,山上种的肥牛树,就是山羊草料的主要来源。每天,他都会和老伴花上一个多小时,到后山去割肥牛树,用电动三轮车拉回来喂羊。
“一般情况下,七八个月就能卖一批羊,每头羊的利润400元左右,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元收入。割割树,养养羊,就能致富,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呀。祖祖辈辈荒凉着的大石山,现在成了我们农民的‘绿色银行’了。”许家泰说。
据了解,天等县在石漠化严重的大石山区共种下甜竹、竹子、肥牛树、任豆树、吊丝竹、澳洲坚果、红江橙等经济林木47.7万亩,如今已经长成经济林,每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该县还组织群众在荒山荒地种下柚木、黄花梨、枧木等珍优树种近50万株,如今长势良好。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县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3%。
林下种养富一方百姓
进结镇结安村种养大户张世堂,2007年承包200多亩荒山种植林木,在林下种植桂牧一号象草、山毛豆等优质牧草,并引进优良种山羊60头,实行舍饲圈养。目前,有130多只存栏山羊。张世堂还养有鸡、鸭、鱼,利用养殖场发展立体种养模式。如今,张世堂尝试创办的立体养殖场,已经形成“林-草-羊-鸡鸭-鱼”的循环养殖体系。与此同时,张世堂开发休闲观光旅游,让游客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土鸡土鸭。
张世堂是天等县石漠化治理后,村民发展林下经济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天等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科学谋划,加强引导和宣传,提高林地的综合产出效益,推动林业由传统的单一林业向现代复合林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经过多年的石漠化治理,该县共完成封山育林育草4810.9公顷,宜林地造林171.2公顷,人工种草37公顷,林地面积达207.8万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近40万亩,是全县耕地面积的1.04倍。
沼气池改善卫生环境
“有了沼气池真好,既省柴又卫生。同时,沼液、沼渣还可以变成有机肥,节约成本。”6月27日,天等镇仕民村龙念屯村民李松强打开沼气灶开关,指着无烟的蓝色火焰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龙念屯,92%的农户建起了“圈、厕、沼”三位一体的沼气池,将秸秆、杂草、人畜粪便导入沼气池,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用沼气烧水做饭,改变了村民上山砍柴的历史;用沼渣种果菜、指天椒、苦丁茶等农产品,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成为“猪-沼-茶”与“猪-沼-菜”等沼气综合利用模式示范村。
开展石漠化治理以来,天等县把生态沼气池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累计投入资金8219万元,建成沼气池3.15万座,农村沼气池入户率达86.27%。据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约柴薪约13.886万吨,相当于每年有16.637万亩林木资源免遭砍伐,每年,全县有池农户节省燃料费3602.5万元左右,每户增收1600元。
同时,该县大力推广“畜-沼-菜”“畜-沼-粮”“畜-沼-茶”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沼气的综合利用和沼气、沼液、沼渣多层次循环利用,促进了畜牧、蔬菜等产业的发展,户均年可增收1000元以上。还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人畜粪便得到无公害化处理,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