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生态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强富美”

  清清的小溪、茂盛的树林,一栋栋崭新的瑶族特色小洋楼屹立其中,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村尾……自开展生态乡村建设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围绕“生态立县,富民强县”战略目标,以“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创建精品示范村为龙头,一个个农村华丽转身,成为“强富美”。

  彰显瑶乡特色

  乡村的夏天,伴着热闹的蝉鸣。在该县莲山镇牛背岭的村子公园里,老人们悠闲地坐在大树下的石凳上,摇着蒲扇;孩子们围着大树嬉戏,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该县在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充分保护好森林、湿地、湖泊等生态元素。同时实施精品战略,整合“民事联解”、“一事一议”以及林业、农业、水电、交通等部门资金3000多万元,打造区、市、县36个示范村及富阳镇白竹塘村、朝东镇秀水村、石家乡黄竹村等6个集“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合一的市级精品示范村。通过重点推进、重点打造,示范带动全县“生态乡村”建设全面开展。

  如今,该县已经成功打造了一批“树中村、花中村、菜中村、果中村”。下湾村、大岭村、茅厂屋村、洞尾村等示范村屯呈现出“一户一个景、一院一幅画、一家一片园”的风貌,那些原来不起眼的小院落、菜地也变成了旅游观光的独特景观。“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乡村示范区已初具雏形。

  梳理文化资源

  “不要搞大拆大建,乡村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村庄要保留一些老房子、古树木和挖掘出来的民俗文化资源,保留原有生活方式,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该县乡村办负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生态乡村建设中,该县深入挖掘和弘扬瑶族以“后龙山文化”为代表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村寨“古戏台文化”,坚持开发利用与传承保护并重的原则,通过整理开发富川瑶族蝴蝶歌、长鼓舞、古村落、古风雨桥群等独特民族文化,打造富川的文化特色。

  实施富民强村战略

  在脐橙园的旁边,一栋栋小别墅整齐地排列在洋沽河边,房前屋后种上了鲜花和蔬菜,福利镇茅厂屋村是该县打造“微田园”的一个缩影。

  在“生态乡村”建设中,该县通过理念、机制创新,形成了农牧结合、农旅结合、农工结合的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高值循环农业,生态健康农业。以“水果、养殖、蔬菜”为代表的三大优势产业为重点。该县实施富民强村战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一批高标准水果、养殖、蔬菜生态高值循环示范基地,引领传统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富川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如今,该县通过富民强村战略,种植水果总面积超47万亩,产量超70万吨,其中脐橙超30万亩,产量超50万吨,脐橙产业产值实现4.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