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县]“中国核桃之乡”坚定走发展核桃产业之路

  核桃是公认的优质干果,老少皆益,亦食亦补,史上曾为朝廷贡品。民间有经常食用核桃健身补脑、益肾滋肝、润肺健脾、延年益寿等说法。核桃药用价值极高,全身是宝,除了食用价值,外壳可制作工艺品,可生产活性炭。

  据记载,我国种植核桃有几千年历史,品种繁多。核桃树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悬崖上,石缝内,从北方到南方均可种植。前两年,我随市扶贫考察团到新疆、重庆考察扶贫工作。在新疆和田核桃博物馆外,一棵“核桃王”树,已有上千年历史,树干需五人合抱,树荫一亩多,年产核桃两万多元。最近,再次有幸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党政考察团到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考察核桃产业。该县种植核桃也有悠久历史,现百年老树有2000多株,每株产果价值上万元。从2009年以来,该县坚持“不断线、不停步、不折腾、不等待”“四不”工作做法,采取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断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使核桃种植面积从31万亩跃升到163万亩,规划今年冬再种37万亩,突破200万亩大关。目前,该县核桃已挂果25万亩,年产值近10亿元。同时,研发的“十要三抹芽”、“高枝嫁接技术”、“绿枝嫁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赫之林”牌核桃乳荣获中国著名商标,赫章核桃荣获“中国十大名优核桃”称号,该县已成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

  通过此次学习考察,使我进一步增进见识,赫章县与都安瑶族自治县同属国家级贫困县,其人口82万,比都安多10万人;同样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山区,八山一水一分地,平均海拔1996米,生活环境恶劣,但该县坚持把“小核桃”当作“大产业”来打造。从考察核桃百里长廊行车3个多小时,沿途公路两旁满山坡都是核桃树,赫章县发展核桃产业成效之高、信心之大、措施之硬、见效之快,印象之深,令人震撼。

  都安县近年来通过将核桃产业作为新阶段开发扶贫产业攻坚建设来抓,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指导,加强管护,建立“万千百十”示范的县级万亩、乡级千亩、村级百亩、屯级十亩示范点(区)建设,重点推进了下坳、大兴二级公路沿线示范区;保安隆福往大化县的10万亩示范带;澄江、拉烈公路百里示范长廊建设等,种植面积也得到快速提升,由2012年以前的1.75万亩跃升到目前32万亩。19个乡镇238个行政村均种植有核桃树,涉及4535个自然屯84151户。其中,下坳、大兴、隆福、保安等9个乡镇种植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目前,有大兴镇池花村、骨龙村,下坳镇、隆福乡等多个示范点(园)的核桃树已开花挂果,越来越多的石山弄场绿色增加了,小核桃开始挂在了早期种植的希望之树上。群众也看到了核桃树是今后山区的摇钱树、致富树,进一步坚定发展核桃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无论你行走在下坳大兴二级路,保安隆福或澄江拉烈三级路,下坳隆麻、隆福崇山、隆旺村级路,还是在下坳加文、大兴骨龙弄耀、池花弄桶屯级路等路的沿线,都可看到地头山间的核桃枝繁叶茂、郁郁青青、苍翠欲滴的喜人景象。

  早几年种下的核桃树已开始试花挂果,让干部群众看到希望。隆福乡隆旺村委主任杨光赛说:“种核桃,既能‘绿’,又能‘富’,群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管护起来可上心了。”核桃种植已成为都安县唯一超30万亩的产业,按规划12株为每亩,盛果期挂果后,以每斤20元计产值将达10亿元,贫困山区群众又一增收致富项目指日可待。但“三分种,七分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坚持科学管护,才能惠泽劳者。

  为了发展核桃产业,都安县3000多名县、乡、村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子,抓帮扶,顶风冒雨,同甘共苦,长年累月奋战在基层工作第一线,做规划、抓备耕、搞种植、重管护,他们的皮肤被风吹、日晒、雨淋变成了“核桃皮”,但发展核桃的事业心也像核桃壳一样的日益坚硬。

  小小核桃,凝聚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凝聚着基层干部的心血,凝聚着山区贫困群众的希望。

  (作者系都安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核桃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