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县]核桃林下种桑养蚕富民绿山走笔

核桃树下桑蚕旺

  这是技术人员向农户讲解桑树冬伐技术。甘 玥/摄 

  在凤山县民间,流传着一句新谚语:“家有五亩核桃树,给个乡长都不换”。核桃是凤山县的核心产业,县政府“换届不换核桃产业”。

  然而,核桃种植周期较长,经济效益产生较晚。为提高核桃园早期经济效益,实现“一片核桃地、赚取两样钱”的模式,凤山人摸索出核桃林下种桑养蚕的模式。

  从2012年起,凤山县利用自治区每年下拨扶持资金100多万元,在核桃林下种植蚕桑。两年来,凤山县8个乡镇34个村1799个农户,在核桃林下种植了5500亩桑树养蚕,每年增收1650万元。而且,核桃和桑树还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昔日贫瘠的石山现在变成了一座座绿色“金山”。

  一片核桃地 赚取两样钱

  记者来到时,庹千礼和老伴正在地里采摘桑叶。周围的核桃树已有2米多高,均匀散布在地里。桑树约1.7米高,每亩种1200株。

  2013年,凤山县凤城镇兴隆村弄泥屯51岁农民庹千礼在自己家的10亩坡改地种植了180株核桃,并且在核桃林下种桑树10 亩,养蚕15张。现在,庹千礼每年蚕茧销售收入达3万元,以“桑”之短养“核”之长。

  几年前,凤山县实施“坡改地”工程。弄泥屯改了20多亩坡地,清出小石头,每隔10米用片石把地边整齐砌好,整个坡地呈阶梯状分布。

  庹千礼的家在坡顶的山崖下。他有10亩阶梯坡地,原先种植玉米,后来改种了核桃,每亩18株。等到核桃树进入丰产期 ,每株树预计能采收50公斤生果,25公斤干果。干果每公斤能卖40元,剔除成本,每棵树每年能收入1000多元。等坡地里的核桃全部进入丰产期,180株核桃树估计每年可收入18万元。

  可是,核桃的成熟期很长,大约10年才能采收果实。2013年种植的核桃,到2023年才有收入,中间十年,基本没有收入。正在忧虑之际,全县开始实施“核桃林下种桑树”项目,“瞌睡遇到枕头”,他随即在10亩核桃林下种满了桑树养蚕。

  每年的3月到10月,庹千礼和老伴每天都要到地里采摘桑叶。他养了15张蚕,每年出六次蚕茧,每次出2.5张,每张市场价格为2000元,销售收入3万元,成本约为5000元,纯收入达到2.5万元。“比种玉米强多了,种玉米每年才5000元。”庹千礼说,活儿比以往轻松,收入还增加了。他用两年的蚕茧收入和儿子外出打工寄回的钱,在山崖下建了一栋小洋楼,一家人美滋滋地住了进去。

  “每年3月开始采收桑叶,到10月初把蚕茧全部销售。一年工作7个半月。剩余的4个多月,年纪大的在家休息,年轻的可以外出打工。”凤山县林改办主任周怀尚说,10年后桑树老化,核桃树正好郁闭成熟,不用再种桑,每年秋季采收核桃果就行。

  像庹千礼这样,在核桃林下种桑养蚕致富的农户在凤山县还有很多。金牙乡坡茶村578名农户,在6315亩核桃林下种植了2018亩桑树,每年收入540多万元,户均收入1.45万元。有50%农户年养蚕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有5户超过5万元。

  乡镇技术站 “金字塔”服务

  “冬至第一场雨后要‘冬伐’桑树。桑树一年一伐,通常只留下50厘米高的主干。一是让桑树继续萌芽,二是控制桑树高度。不仅利于采摘桑叶,更为核桃腾出生长的空间。”庹千礼说,桑树“冬伐”技术是兴隆村农民技术员潘支武告诉他的。

  潘支武是个种桑养蚕能手,每年的蚕茧收入超过5万元。县桑蚕服务站聘请他为农村蚕桑技术员,兼管兴隆村桑蚕种养的技术服务,月工资400元。目前,全县像他一样的技术员有16个。

  “参加了县林业局和桑蚕办的技术培训,无论种核桃还是种桑树,都按县里形成的技术规程传授给大家。”潘支武说,凤山县农村大多是经过“坡改地”的小台地,每亩种植核桃18株,均匀分布;如果要种在石头较多的山坡上,每亩的密度相对要少一些,可以种在有泥土的石缝里。种植时要打坎,放农家肥作基肥,成活后要除草。

  桑树是从区外引进的“农桑14号”。它叶子宽大,容易采摘。采摘劳动强度不大,老少皆宜,一个成年人一上午可采摘10公斤。种植时也要打坎,用黄泥浆好根部。在小台地上,行距为1米乘以40厘米,每亩可种1200株。施肥和除草可与核桃同时进行,一年一次。

  “养蚕的关键是防治病害,蚕舍要通风,还要定期消毒。”潘支武说,两年来,村里的桑树产叶率很高,由于防治得当,大多养蚕户收入不少。

  凤山县目前已形成一个较完善的“金字塔”项目技术网络,县林业局和桑蚕服务站是网络的顶点,中间有一个乡镇技术服务站,潘支武这样的农村技术员是网络的终端。在种植生产过程中,种植户有什么不懂的给农村技术员打电话,技术员解决不了的问镇里的技术员,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再给县林业局和桑蚕服务站打电话。

  良种优中选 示范来带动

  有资料记载,过去大石山区种植经济林成活率只有20%左右。而如今凤山县每年新种核桃苗成活率都超过了90%。

  该县高度重视核桃良种的优选、引育工作,实现了核桃苗木本土化生产,培育出“凤优1号”核桃优良品种,每年可培育20万株-30万株,优良单株接穗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年产200万株苗木的生产需求,确保了种苗供应。2012年,自治区把核桃林下种桑养蚕列为第一批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项目,当年下拨给凤山县120万元,种植桑树2400亩,2013年下拨了150万元,种植桑树3000亩。凤山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用专项资金统一采购优质嫁接桑树苗木150万株。采购的苗木必须是1-2年生的嫁接苗木,径粗达到0.7厘米以上,苗高25厘米,接口愈合较好,根系完整,纯度达到98%以上。

  为扩大示范效应,凤山县还实施了“三五”示范工程,即每个乡镇在公路旁建设5公里的核桃种植示范带,建立一个500亩核桃示范基地,打造一个50亩核桃示范屯。并开展了“百村千屯万户三株核桃高产栽培示范工程”,要求每个农户高标准管好3棵核桃示范树。

  “凤山县有15万亩核桃林,真正适合林下种桑的大约5万亩。”凤山县“桑办”主任朱朝富说,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在核桃林下种植桑树将达3万亩,年产值8000多万元。县里计划招商引资,建成一座年加工鲜茧2000吨的缫丝厂,为林农生产的蚕茧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

  不仅如此,核桃和桑树发达的根系还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种植核桃和桑树大大改善了大石山区的生态状况。如今走进大石山区,曾经满目乱石、荒凉贫瘠的石窠不见了,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