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税牵手“互联网+” 实现税收现代化

  梁思泉/制图  

  广西各级国税部门设立24小时自助办税专区。 李 赞/摄  

  南宁市国税局在全国率先推行微信申报,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申报服务。 李 赞/摄 

  核心提示

  当“互联网+”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能时,自治区国税局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顺势而为,倾情打造“互联网+税务”,在加号后面广阔的天地里放飞思想,以极具想象力的方式,依托先进通信方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等税收核心业务进行解构和重组,探索出税收征管新的模式,释放出纳税服务新的能量,全面开启了令人振奋的“智慧国税”建设篇章。

  1 “互联网+”重构税收征管新模式

  当计算机技术进入税收领域时,广西国税税收征管经历了一次蜕变,当“互联网+”引领的先进通信方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式应用在税收工作中,广西国税税收征管实现了裂变,通过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形成巨大的信息能量,推动行业管理模式进行解构和重塑,产生非比寻常的征管质效。

  “互联网+糖业管理”

  集成应用惠多方

  制糖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白糖年均产量占全国产量半壁江山。这么一个制造“甜蜜”的行业,在2007年以前却是一个让政府操心、糖企烦心、蔗农闹心、税务部门费心的行业,症结有三:一是制糖企业跨区违规抢购糖料蔗,多年榨季市场秩序混乱,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二是企业开具收购统一发票、专用发票真实性难监管,造成税收流失;三是糖企打白条,全区2000万蔗农难收款。

  面对制糖业税收管理的困境,崇左市国税局打破传统的糖业税收管理思维,把信息感知和数据采集终端部署在税源数据产生的最前端,应用物联网技术直接采集和传输糖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原始的第一手数据,使整个行业背后潜藏的运行规律与税源密码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政府、国税、银行等多部门共享数据后,都重新构建了对制糖业新的监管和服务模式。

  崇左市国税局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制糖企业税收监控系统,从甘蔗收购到产品生产、销售的整个链条,对制糖企业实行全程监控,管住了糖企的“进出”口。在“进”口,围绕农产品收购发票,开榨前,税务系统基础数据库事先采集甘蔗收购政府定价、企业蔗区面积、每日砍蔗量、蔗农砍运证的姓名、砍蔗数量等基本信息。开榨时,企业运蔗过磅处安装电子视频监控设备,每一辆运蔗车的车牌号、甘蔗重量等视频和数据信息实时专线传回国税局。企业申报的甘蔗收购信息和国税局数据库中的信息实时比对,跨区域收购甘蔗、甘蔗数量不符、蔗农姓名不对、收购价格虚高的,企业开不出收购发票。在“出”口,围绕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白糖每袋封装50公斤的特点,用物联网技术记录封装设备的工作频率,通过公式(产量=50公斤×封装频率)准确掌握糖厂产量。同时,通过采集当期南宁站台白糖交货价格,掌握企业购销合同、库存情况,及时跟踪监控企业成品糖销售时间、数量、价格,防止企业滞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滞后纳税申报、低价销售产品给关联企业导致税收外流和账外经营偷逃税问题。

  依托“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建设的制糖企业税收监控系统,使制糖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完全得到破解,市场秩序得到规范,企业发展得到扶持,蔗农收入得到提高,税收增长得到保障。目前,制糖企业税收监控系统已在广西有制糖业的地市广泛应用,其他省的个别产糖区也借鉴崇左市国税局的思路建立起糖业税收监管新模式。

  “互联网+风险防控”

  数据管理见效益

  在大数据时代,没有建立税收海量数据库并深度挖掘数据能量,税收管理就像在沙漠里行走一样孤立无援。正是意识到数据的价值,广西国税快速适应扑面而来的“互联网+”各种新规则,有效采集海量数据、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精准推送风险数据,在风险防控方面获得了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力和执行力。

  柳州市国税局研发了“税收大数据智能分析统计系统”,依托多维数据库技术,集成“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公路内河货物运输系统”“广西网络发票系统”等业务系统的数据,建成可任意提取、使用其他业务系统数据的数据仓库。“大数据系统”可以精准抓取数据仓库中的税收数据,实现将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内部的碎片化数据结构化、立体化,有效化,提升税收数据的增值应用效果。原来提取这些数据要跨几大部门才可以完成,现在只需要1人,3-5分钟即可完成。税收数据提取与使用效率的提高,提升了税收分析决策参考作用效果,为国税部门纳税服务、税收管理、领导决策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防城港市国税局自主研发“智能税源管理子系统”,利用远程电子网络技术实现了对全市商品混凝土企业、粮油加工企业监控管理全覆盖。在各企业原料入厂投料处和产成品出口安装视频监控器及计量器具,实时采集市内11家混凝土企业、5家粮油加工企业所有产销数据并网传到国税局信息指挥中心。同时,利用互联网“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和“大数据云平台”,精准抓取散落在互联网上的原料购进价、产品市场售价等涉税信息,将第三方信息与纳税申报信息进行比对、风险排序和预警,实现互联网信息与税收征管信息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提升了涉税信息的增值应用效果。

  钦州市国税局打造“石化行业税收风险管理平台”,采集原油进料、加工、发货、成品油库容量等企业动态数据、设备参数和海关、国际油价等第三方数据,结合核心征管软件纳税人申报数据,建立包括增值税税负、计划产量与实际产量差异率等7个预警监控指标和原油购进单价、销售净利率、盈亏平衡点等17个预警参考指标在内的红、黄、蓝三色预警监控指标体系,分税种监控21个涉税风险点,建立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旦指标预警,石化行业税收风险管理平台自动识别风险等级,将应对工作单准确派送到相关部门及管理员。截至2015年6月,钦州市国税局根据石化行业税收风险管理平台预警信息,向石化行业纳税人推送涉税风险169次,评估石化行业企业7户次,企业自行补缴税款3.17亿元,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1.24亿元,核减增值税留抵税额0.99亿元,调减企业所得税亏损2.34亿元,石化产业园区实现国税收入共计55.78亿元,占全市国税收入的84%,占广西国税收入的13.24%。

  “是‘互联网+’石化行业税收风险管理平台让我们的税源管理工作变得轻松。以往我们对石化行业的管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精力,但管理效果不明显。自从有了‘互联网+’石化行业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即使是新入职的人员,只要定期做好数据收集,把数据导入数学测算模型,就可以根据测算结果,综合分析比对‘红、黄、绿’三色预警指标,从而得到异常信息,迅速锁定疑点,启动纳税评估风险响应程序,实施纳税评估或监管,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钦州市钦州港区国税局税源管理股的股长莫文安说。

  贺州市国税局牵头搭建社会综合治税平台,建立企业能耗、物耗等第三方数据集群,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其中,对当地近600户大理石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通过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实时掌握矿种、储量、交易时间和数量等70多万条数据,控管住企业的出产数据,使该行业税收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5%,5年税收累计增长近亿元。

  2 “互联网+”释放纳税服务新能量

  广西国税以互联网为媒介建设网上办税系统,架构起便民办税的桥梁和通路,并不断努力改善和优化网上办税,提高纳税人的体验和满意度。

  2014年10月,广西国税上线新网上申报系统,完善了财务报表网上修改、水利基金补充申报、新开户首次申报等功能,覆盖事项更广,操作上实现自动推送纳税人需要报送的报表、完善数据从历史数据中自动提取、辅助计算、逻辑校验功能,提高了数据报送的精准性和操作使用的便利性。新申报系统上线后共受理网上申报140多万户次,纳税人电子申报率已达到88.69%。涉税事项办理系统按照“窗口(网上)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网上)出件”的全区通办模式,引入数字认证、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新技术,以无纸化办公、电子化审批、痕迹化管理、多平台办税为基础,实现133项涉税业务全区通办。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的李会计经常到防城港市港口区国税局办税,对“互联网+税务”带来的便利深有感触。她说:“以前去税务局大厅办理业务最少要花费半天时间,现在在网上24小时都可以申报缴税,只用15分钟就可以将手续办妥,非常方便。”

  东兴市泰灏燃料物资有限公司的黄会计想在电脑上开增值税发票,却一直操作不成功,情急之下,他拨通了东兴国税办税服务厅的电话。税务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请他登录QQ选择“远程协助”按钮,帮助其一步步操作流程,几分钟就顺利地开票成功了。

  随着70后、80后,甚至90后逐渐成长为主流办税人群,PC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所有互联网应用的办税服务模式也在重新洗牌、定位,从桌上办税转向掌上办税成为当前主流办税人群的新需求。

  “现在连办税都能在手机上操作,只要动动手指头,尽在‘掌’握,真是太方便了。”港北区凯佳办公用品经营部的谭老板第一次使用微信成功申报纳税后,满意地赞叹。微信办税服务是继电话申报、短信申报、网络申报之后新推出的电子申报方式,涵盖了涉税查询、表格发送、培训报名等各类税收服务应用,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 “指尖上的办税服务”。

  广西国税上线12366综合服务平台,不仅将咨询服务从原有的电话服务拓展到PC端和手机端的在线咨询服务,还在手机微信平台上增加了税收宣传、办税服务、权益维护、纳税人学堂等主体功能,提升12366热线综合服务能力。纳税人通过互联网或者智能手机就可以进行咨询、查看办税指引、学习最新政策、完成简易申报、查询发票信息、了解办税服务厅实时人流量等,办税时间和地点更加自由、随意。12366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后,热线咨询业务受理量同比增长1.44倍,但话务的接通率始终稳定在全国达标水平。

  如今,借助“互联网+”,全区各地纳税人可以选择网上申报、短信申报、银税扣缴等多种申报方式,实现网上办税一体化,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报纳税等涉税事项;同时,通过“办税便利通”软件,纳税人可以在全区任何一个办税厅办理涉税业务。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终端安装在全区108个县(区)国税局的办税服务厅里,让纳税人24小时随时随地均可办理涉税业务,极大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便利。

  北海市国税局开发的自助“e税通”办税平台和河池市国税局开发的办税魔术手等软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发的办税软件。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时,只需花几分钟在软件中录入相关资料,打印生成二维码表格,将表格交到办税服务厅窗口后,税务人员用扫描枪扫描表上的二维码,便将所有数据采集到征管系统中,一敲键盘,10来秒钟就能完成数据录入。北海昊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会计阮女士对“e税通”赞不绝口:“现在到税局办税,用‘e税通’软件非常方便,一扫二维码就什么都搞定,以前20几分钟的事,现在一下子就办好了。”

  北海自助“e税通”办税平台的推行,使纳税人平均办税时间减少了40%以上,河池办税魔术手的推广使办税时间从20分钟节省到了5分钟,办税服务厅窗口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有效减少了办税排长队现象,解决了纳税人“填单烦、填单难”的问题。

  3 “互联网+”导航广西国税新未来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吹响了建设“互联网+税务”的军号,广西国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积极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加大国税、地税之间合作,推进税收数据大集中;加速推广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推进电子发票工作,促进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不主动融入‘互联网+’,税收工作就没有希望,也没有未来,税收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说。

  广西国税立足于当下,放眼于未来,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热情拥抱和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努力是为了抓住历史赋予广西税收事业发展创新的机会,是为了广西税收现代化蓝图勾画更加具体、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