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南铝转型升级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家制造企业5年“鸟枪换炮”靠什么?

  大推力火箭、高铁、飞机、豪华汽车和智能手机……一长串“客户”名单,彰显着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的高端材料生产能力。

  曾以门窗等普通建筑型材出名的传统制造企业南南铝,2012年以来靠研发主导和供给侧创新,走上了精深加工的快速发展之路,5年内跃升至产业链顶端,在产能过剩、经营困难的行业内开辟出了新的发展空间。

  坚持研发主导 实现全面开花

  南南铝厂区里“藏着”另一个企业——南宁中车铝材精密加工有限公司,它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设在南宁的核心子公司,主要从事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

  “设在这里是要利用南南铝生产的高端铝合金材料。”公司董事长刘建仁说,南南铝的材料满足了高铁、地铁的材料技术要求,实现了“南宁地铁南宁造”。

  2010年,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年产20万吨航空交通高端铝合金新材料项目的第一个制造中心投产。对于1958年建厂的南南铝来说,这是在电解铝、普通建筑型材之后,向铝精深加工迈出的又一关键转型步伐。

  “转型靠什么?就是研发主导、人才主导。”南南铝董事长郑玉林的回答简洁而坚定。公司坚持“先研发、后建设”,最先动工建设的就是研究院,下设航空、汽车、船舶、轨道交通、IT复合材料、中试6个研究所,配套建设了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无损检测中心,同时建设了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广西千亿元产业铝产品加工研发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

  人才采取“外引内培”策略。一方面,引进了12名国内院士专家和27名德国、美国、瑞士等国的铝加工专家,全面负责项目的团队培训、产品定位、设备选型、工艺提升,另一方面实施“3930”工程,即3年时间招揽30个博士生、90个研究生,并进行系统培训。

  一流的专家团队使南南铝迅速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而储备的大量人才则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郑玉林介绍,企业推行项目制研发,正在进行的项目1000多个,每个研发人员都参与好几个项目,每年评选优秀成果给予重奖。

  最长的大推力重型火箭用锻环用坯、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型材……南南铝在标志着铝精深加工最高水平的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等领域呈现不断突破、全面开花势头。

  供给侧创新 开辟市场蓝海

  南南铝厂房全部由全铝材料做成。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同时,南南铝还积极利用新材料扩大铝应用,从供给侧入手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未来发展新趋势的铝应用热销新产品。

  轻量化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南南铝围绕全铝车身汽车研发汽车用铝型材。除了成为特斯拉、宝马等高端汽车供应商外,还向普通新能源客车、罐车等延伸,实现了“南宁公交南宁造”。

  在距离南南铝不远的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整装待发。公司负责人介绍,这种全铝车身的汽车重量要比一般汽车轻1吨左右,铝材全部来源于南南铝。

  两小时即可架设完毕的全铝人行天桥,面世以来销售额翻了几番;每个造价仅2到2.5万元的全铝便捷立体停车位,今年刚推出就订单不断……2012年以来,南南铝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7%左右,2016年产值突破60亿元。

  “市场会驱动创新,创新也能开拓市场。”郑玉林说,创新能从看似饱和的市场中开辟出新的蓝海。

  “企业和产品一样都有寿命期限,不创新迟早被淘汰”

  移栽、检测、压弯、锯切、钻孔、打磨……在南南铝与广西明匠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手精确操作,一天能够制造出上千件冰箱门把手成品,用工比传统生产线减少近1/4,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提升,增强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这是南南铝第三次转型升级,实现产品向新能源汽车部件等铝精深加工智能制造转型,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制造转型。

  承载这一目标的南南电子汽车新材料精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建设智能制造高端铝材精深加工中心、高端铝特种装备工程中心、汽车新材料制造中心和电子新材料制造中心,配套建设高水平铝合金精加工研究所。一期工程计划今年10月实现部分投产。项目打造的南南产业园将建成具有年产值50亿元规模的铝新材料及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并引进下游产业项目形成产业集群。

  “在企业发展的绝大多数时间内,南南铝在行业内都活得很好,但我们一直强调居安思危的意识。”从技术员干起、在南南铝工作了30多年的郑玉林说,“企业就像产品一样是有寿命的,到了一定时间就必须要创新要转型,否则就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