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村民的心里——记荔浦县龙怀乡庆云村第一书记黄树兰

  2016年3月,黄树兰同志受组织委派,到龙怀乡庆云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年来,她带领村“两委”成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经济,密切了党群关系,推动精准扶贫。真心赢真情,行动换成效,黄树兰得到当地村民的信赖和爱戴,她说:我要 “住”进村民的心里。

  为民奔走建新房

  “多亏黄书记,我才有了新房子住,再也不用担心房子会倒了。”老人赵凤英看着自己的新房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黄书记到我们村之后,就立即深入到各个屯了解情况,每家每户的情况她都用本子登记好。”妇女主任雷丰芳滔滔不绝的讲述述黄树兰的驻村故事。

  黄树兰在调研时,了解到班管屯贫困老人赵凤英的泥坯房因年代久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如果不搬离,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第二天一上班,黄书记就约上我同她一起到县民政局为赵凤英申请救灾帐蓬和被子等必需用品,并于当天组织村干部、工作队员和部分村民帮助赵凤英撤出危房,在相对安全的地方搭起帐蓬供老人暂住。”村支部书记黄琼说道。

  在搬出危房的第3天夜里,赵凤英的泥坯房在雨中坍塌。 “好险呀,幸亏搬走了。” 黄树兰心有余悸。

  后来黄树兰又通过多方协调,为老人申请了危改房指标,在原址上建起了30多平方米的砖瓦结构住房,9月底,赵凤英的新房已完工。在几位村民的帮忙下,赵凤英开开心心地搬进了新家。

  全心为民建车道

  “我们现在可以开三轮车进山了,效率高了很多。”班管屯村民阿七开着三轮车来回运送肥料。

  班管屯是一个有65户225人口的小屯,少数民族人口约120人,该屯主要的耕作区离居住地有近10公里山路,他们种植的生姜、水果、林木等产品全靠赶马背出大山,再用机动车运出去销售。

  因所修路线需占用其他村屯的土地及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修路的提议屡提屡弃,始终不能如愿。“我们好盼望能修好一条通往后山的机耕路。”村民周荣娇感慨道。

  面对村民信赖的目光和殷切的希望,黄树兰心里反复思忖:班管屯通往自己耕作区的马驮道就是制约该屯经济发展的瓶颈,不把这一瓶颈问题解决,长期以来靠山吃山的村民想甩掉贫困帽子就无从谈起,这条机动车道必须修建起来。

  7月23日,顶着室外38度的高温,黄树兰与四五个村民实地勘测了拟修路的路线,返回村里后又与村民代表及村委干部一起开会研究拟定了修路计划和筹资方案,并与村委干部找到因修路被占用土地的外村村民沟通协商,最终使他们同意出让土地供修筑道路使用。现在,该村村民进山耕种肩挑马驮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

  积极争取换新貌

  “我们村有了自己的表演舞台,好呀!”大岭屯八十岁的大爷,在编完雨帽后,都会到前村的综合楼看村民们跳广场舞。

  驻村工作的第一天,黄树兰在民情调查中,了解到庆云村因缺乏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导致村民文化活动匮乏的情况后,就立即跟龙怀乡政府和后盾单位汇报了这些情况,并与文化部门沟通协调,为庆云村争取项目资金50.6万元,在大岭屯修建了一个村级娱乐场所,硬化娱乐场所旁边道路300多米。“我们山旮旯里也是歌舞不断了。”年轻的小姑娘阿红边跳边说。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黄树兰心里想的并不仅有发展全村硬件建设,全村两个文明建设工作也都在她心中装着。

  据村支部书记黄琼介绍,黄树兰积极争取、并经多方的支持下,为庆云村两个文明建设争取了项目资金51.1万元,完成了庆云村村屯绿化、亮化、美化项目,并建设了村委文化宣传专栏等。如今,庆云村村貌焕然一新。

  未雨绸缪助脱贫

  “黄书记很关心我们,想方设法带领我们脱贫。”五赖屯村民叶云朝是黄树兰的帮扶对象,对这个第一书记尤为感激。

  黄树兰的真心和付出感动了庆云村村民,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大力配合,更激发了他们想要脱贫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黄树兰尊重群众意愿,引导村民在巩固提升传统种植、开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培育优质高效产业。2016年,全村种植生姜面积845亩、砂糖桔面积620亩、夏橙110亩、百香果70亩、罗汉果30多亩、其他水果215亩,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庆云村今年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来到这里,承担的不仅是一份任务,更是一次让乡亲们改变生活的责任。”面对眼前的工作成效,黄树兰并不满足现状。下一步她将积极争取资金解决村屯的道路硬化,饮水、危改房的水电安装等问题。

  如今,黄树兰已跟交通、农业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对接,争取资金和技术上帮助,让勤劳肯干的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她说:“乡亲们很相信我,2017年,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廖荣格 莫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