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提质应向“三品”靠近

  农产品要增量,这早已是共识;农产品要提质,这也少有异议。但如何提质,提质的目标在哪里,人们似乎尚未形成明确而统一的认识。

  最近看到来自农业第一线几篇关于农产品的报道,无一例外地谈如何抓农业科技培训,抓农产品质量监控,抓农业综合执法,对于农产品增量提质而言,这些措施无疑是正确、必要的。但我们的工作如果就此止步,那离实现农产品增量提质长远大计还是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农产品要增量,增量才有规模,但增量必须与提质同步,否则增量只能变为滞销难卖,增量的效益最终为质次所抵消掉。只有增量的同时伴随提质,农产品才能打开广阔的市场,才能实现农民增效、农业增收。

  在当前国内外市场上,优质的农产品,总是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标志。走进农贸市场,买鸡的担心其体内残存药物,买鸭的生怕其由大量激素催生速成,就是一把青菜、少许豆角,买家也总是疑心农药是不是刚洒不久,种植过程中是不是过量施用化肥等。在国际市场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品”,销售的渠道往往畅通无阻,而那些屡遭封杀的农产品,不是农药残留超标,就是化肥使用过量。

  不难想象,未来的农产品市场,必将是“三品”主宰的市场。“三品”走遍天下,非“三品”寸步难行。“三品”多多益善,非“三品”再少也是垃圾。“三品”投入回报丰硕,非“三品”投入无油水可捞,甚至成本难保。农产品要提质,提质的农产品必须向“三品”靠近,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为标准,这样的农产品生产才会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效益。

  尽管“三品”生产在河池起步稍晚,但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实践证明,基地是发展“三品”的基础,质量可靠的农产品,必然生长在环境质量达标、管理措施到位的基地上。但是,当前我市的“三品”基地建设存在着规模小、数量少、管理水平低等现实。要使“三品”生产发展壮大,就要把基地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同样,品牌培育也事关重大,从生产到销售,从宣传到包装,品牌培育都要贯穿到每一环节。只要重点做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河池的农产品生产就会增量提质,上档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