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索与思考

——以右江区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眼下,右江区已经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为能有序推进各项衔接工作,笔者开展了调研活动,收集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材料,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20字“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方针的要求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对右江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一、右江区基本情况及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右江区位于广西西部,珠江水系上游,是滇、黔、桂三省(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是百色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土地总面积3713平方公里,辖3个乡4个镇2个街道101个村19个社区163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6.8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7.8%,是少数民族人口集聚区。2015年经过精准识别,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村40个,贫困户7191户,贫困人口26743人,贫困发生率11.97%,是自治区重点扶贫县之一。

  (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十三五”以来,右江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和百色市的工作部署,集全民之智、聚全区之力,谋脱贫之路、施治贫之策,以务实之举推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总指挥的脱贫攻坚指挥部,组建了15个脱贫攻坚专项推进组,构建起区、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格局。累计召开脱贫攻坚各类会议108次,研究制定各类方案制度40余项,向9个乡镇(街道)120个行政村(社区)派驻工作队,调集112个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筹集资金16.74亿元实施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各类扶贫建设项目1058个,2900余名帮扶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吹响了“精准、精准、再精准”的号角,忙碌的田间地头活跃着干部群众的身影,“精准发力战贫困,齐心协力谋发展”,用心用情谱写了一曲曲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经过艰苦卓绝的苦战、大战、决战,2017年实现区(县)整体摘帽,2018年40个贫困村出列,2019年贫困发生率降至0.27%,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3331.4元提高到2020年的10582.2元,增长2.18倍,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历史性地告别了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在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有利条件

  脱贫攻坚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1、农林牧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49.3万亩(其中芒果种植38.65万亩);油茶种植26.85万亩;甘蔗种植18.5万亩;生猪年饲养量20余万头,肉鸡年饲养量1300万余羽;优质稻种植5.1万亩;八角种植23.67万亩。此外,还大力发展蔬菜、麻鸭、牛羊、渔业等产业,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6%;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8亿元。各类产业在稳定农民增收入方面起到了顶梁柱的作用。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一是农村路网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建成农村道路(产业路)573条1676公里,120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四级以上硬化路,公路通屯率100%,720个20户以上的自然屯通屯路全部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路运一体,客运同步、货运联网、产业配套”的农村路网成为农村繁荣、民生改善、产业升级的幸福路、小康路;二是农村水电设施提升了群众生活水平。新建和改造228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1.85%,饮用水水质全部达标,20余万农村群众喝上了幸福水。农村电网改造使农村群众实现了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村(社区)屯实现4G网络全覆盖;三是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实施“三改”(改厕、改厨、改圈)3万余户,建成7个乡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生活垃圾逐步实现收集处理,756个自然屯农村生活垃圾正向“保洁清运一体化”迈进。全区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2.5%上升级到2020年的80.72%,全区有4个村获“国家森林乡村”,2个村获“广西十大最美乡村”,24个村获自治区级生态村,41个村获市级生态村。

  3、文化惠民提升了农村精神生活。全区创建“新时代讲习所”157所,建成农家书屋127家,实现村村建有篮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全部免费开放,实现了自然村文化惠民全覆盖,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村民素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社会治理正向着规范有序迈进。一方面,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充分利用“新时代讲习所”、农家书屋及电教等文化阵地对村民开展法制教育,引领广大农村群众学法、尊法、知法、用法。整合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律师服务等职能开展“村法律顾问”工作,为村民提供公益、专业、便民的“一站式”服务,增强村民自身维权意识,遇事找法、办事用法的法治观念,初步形成崇德尚法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政法部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推进社会治理为抓手,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基础、“智治”支撑的作用,凝聚了社会治理合力,提高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平安右江、法治右江、和谐右江”建设水平,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龙川镇平乐村荣获2018年“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2020年,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09%,排名全广西第一。

  5、民生事业为人民美好生活夯实了基础。教育扶贫成效明显。“精准资助、优质均衡、控辍保学”三大重点工作成绩喜人,全区新(迁)建义务教育学校24所,增加学位1万余个,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75%,构建起从学前到大学的全覆盖教育资助体系,确保农村家庭学子享受到公平教育,基本解决了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健康扶贫让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历史。逐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体系。开展了大病慢性病分类救治,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农村群众签约参保率达100%。统筹解决全科医师数量不足问题,乡村两级医疗水平明显提升,“198”医疗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落实了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措施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抗病能力;住房安全有保障。建成迎龙和汪甸两个“老乡家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254户5229人,并通过商业配套、贷资入股以及设置公益性岗位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同时为农村755户“四类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让2161人贫困群众住进安稳的房子。

  (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脱贫攻坚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但要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面临诸多的难点问题,表现为:

  1、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定位不够准、层次不够高、链条不够长、生产方式还比较粗放、规模化进展比较缓慢、产业化层次还比较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业企业融资难、市场运营机制差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纵观右江区近几年的产业,短平快的项目占的比重较大,且多集中在种养业的前端,长效产业项目极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新业态的发展比较缓慢,三产融合不够到位,致使产业基础不够牢固;另一方面,资源要素不活。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大量的耕地撂荒,大量林地微利流转等问题,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山水林田湖很难得到增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群众的收益。

  2、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进展不够理想。一是乡村“生态宜居”规划不完善。多数乡村没有制定一个有效和完善的规划,有些仅仅停留在口头设计和约定俗成阶段,部分乡村虽然制定了规划,但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规划质量不高,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特色,对古老村落、自然优势、特色资源保护不够,挖掘利用也不够,甚至出现边建设边规划再改进的情况,很难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方面,“十三五”期间突击建设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虽然可以满足脱贫的需要,但与“生态宜居”的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农村道路还达不到“四好”要求,特别是道路安全防护方面缺陷较为突出,给群众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脏乱差现象没有得到根治。由于民族习惯,长期以来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畜禽乱跑、房屋乱建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治。这些现实问题与“生态宜居”是格格不入的;四是群众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乡村群众文化程度低,思想老旧,观念落后和受当地风气和习俗影响,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不热心、不关心,“干部干,民众看”的现象依然存在。此外,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关键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进程和拓展。

  3、农村不良社会风气依然深厚。一是农村群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的错位没有完全纠正过来,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造成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户中缺少劳动能力,因病因残致贫等诸多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刚摆脱贫困的农村群众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需要,那些过惯了依赖国家政策扶持资金过日子的群众还停留在“等靠要”的思维上。二是农村中陈规旧俗呈现持续蔓延趋势。红白喜事、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依然浓厚。男女老少齐上阵赌博“六合彩”,围着桌子“打麻将”等不良现象随处可见;三是农村人才短缺。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演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农村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流向城镇,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及残疾人,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农村“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贫血症”等问题呈现日益加剧趋势。

  4、农村各类矛盾纠纷日趋复杂化。一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利益需求日益多元化,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已经由家庭邻里关系转向宅基地、土地承包、项目征地、林地收益,村民选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由于利益启动,群众参与和监督事务日趋强烈,各种利益诉求不断出现,增加了化解矛盾难度;二是村级基层组织不够强。党组织呈现功能虚化、干部队伍弱化、党员队伍老化,组织保障不够到位,部分基层干部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习惯于行政命令推动工作,影响了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农村法治建设面临村民法治意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农村法治力量等方面的欠缺,造成村民自治能力不足、村规民约作用不彰、民间组织培育不够等诸多不利因素,要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5、农村群众与生活富裕的距离尚远。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村群众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精准脱贫虽然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但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很突出,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作用,造成农村群众的增收不稳定。据了解,右江区已脱贫的人口中,相当部分群众政策性收入的占的比重较高,有的群众因就业的不稳定严重影响收入,加之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压力,随时都有返贫的可能。可见,脱贫摘帽后的农村群众要实现从“脱贫”到“致富”仍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因此,增加产业收益、稳定就业收入、建强农村集体经济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问题仍将是我们要接续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右江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脱贫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将工作重点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转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中央《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紧密结合右江区实际,在抓好延续脱贫攻坚工作做法和部署好五年过渡期的同时,进一步提质扩面,聚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培育特色产业向产业兴旺推进,做好产业脱贫和产业振兴的有机衔接。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认真总结扶贫产业发展经验,科学编制区级及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巩固提升“5+2”(芒果、甘蔗、油茶、生猪、肉鸡和优质稻、八角)特色产业成果,重视发展柑橘、蔬菜、麻鸭、牛羊等其他优势产业,培育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兴区、产业强村;二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长短结合,推动产业由短平快为主的特色种养产业向以二、三产业为牵引的长效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等多元业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和农科技术服务体系,帮助农村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三是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项目、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经营主体自身发展能力和引领农户致富能力,引导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间加强合作,提升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在产业链顶端抓研发、育种和繁育,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在产业链终端抓市场销售,塑造右江产业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产业链中端充分吸纳农户参与种植养殖业环节,壮大产业发展规模,促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四是着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创新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企双赢新格局,以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产业链,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提高农户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促进农民增收。

  (二)从基础设施提升向生态宜居推进,做好环境治理与生态改善的有机衔接。

  生态宜居是乡村发展质量的具体体现,其内容涵盖村容村貌整洁,自然生态完好,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从基础设施提升向生态宜居推进,做好环境治理与生态改善的有机衔接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重视做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要结合各乡村不同的实际,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优势和特色资源的保护以及建设规模,确保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持续完善乡村水、电、路和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和农村污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接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广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推进垃圾治理及综合利用;四是开展水系绿化工程,构建农村生态水网,推进造林绿化和乡村林果化;五是广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培养村民的文明意识,提升村容村貌,向生态宜居迈进。

  (三)从实现脱贫向乡风文明推进,做好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有机衔接。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既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也包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实现乡风文明的与时俱进。从实现脱贫向乡风文明推进,做好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有机衔接要重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思想扶贫,树立穷则思变观念。区、乡、村三级党组织带领社会组织和农村群众共同营造思想扶贫的浓厚氛围,采取扶贫专栏和宣讲活动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脱贫致富典型案例,创新实施“以劳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积分评价,引导和鼓励农村群众通过自己的勤奋劳动实现致富;二是注重文明扶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乡村公共服务中心、新时代讲习所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群众文明素质,通过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文明乡风氛围,结合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三是注重文化扶贫,厚植乡村振兴沃土。建立和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农村人口集中的行政村(社区)培育文化人才,配备相应的文化活动器材,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通过“农家书屋”等开展文化扶贫,采取多样化文艺形式宣传乡村振兴,引导农村群众自觉远离“六合彩”“麻将牌”,补齐农村“精神短板”,提升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四)从基层治理向治理有效推进,做好村民自治与乡村善治的有机衔接。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是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具体体现,是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协调利益关系,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活力和谐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工作。从基层治理向治理有效推进,做好村民自治与乡村善治的有机衔接要注重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脱贫后逐渐形成党委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切实走好乡村善治之路;二是构建“一中心四平台”的区乡两级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综合指挥系统,通过网格员做好乡村社会治理问题排查和挂账解决工作,畅通城乡治理信息渠道,提高城乡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三是按照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智治为辅的原则,制定“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四是实行村治保主任兼任一村一警和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开设道德讲堂,建立调解中心,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社会和谐。

  (五)从“两不愁三保障”向生活富裕推进,做好基本需求与全面发展的有机衔接。

  一是全力支持能够发展产业的群众发展产业,帮助没有产业发展能力的群众稳定就业,鼓励没有稳定就业能力的群众勤劳致富,努力保持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二是搭建服务平台促进转移就业和本地就业相结合,实现龙头企业90%以上的本地就业率;三是通过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建设及创业贷款发放,支持本土农民依托当地资源发展农村电商、民营企业和家庭农场,构建多层次创业新格局;四是提升教育、医疗、居住“三保障”水平。将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乡村卫生医疗水平,筑牢因学、因病返贫防线。同时推动集中居住和农村社区化建设,提高农民居住品质,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集全民之智、聚全区之力,谋发展之路、施振兴之策,以务实之举,扎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辉煌的成就,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