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和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与使命担当。在这一意义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贵在科学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重要的是在政治高度上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方向,在理论维度上准确把握内涵要求,在实践向度上以有力举措扎实推进。

  关键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现代化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从党史国史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内涵要求”(GXSKZK202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何成学,男,侗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光明日报》光明理论专家、广西党史特聘专家,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研究员、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多年及其历史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显著优势。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和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与使命担当。在这一意义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贵在科学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一、在政治高度上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国家治理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1]。这一表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指明了方向,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这是毋庸置疑的且带政治原则性和方向性的问题。

  一是从时代高度看,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方向和原则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种政治地位和优势既是由我们党的先进性所决定并保持的,更是我们党依靠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成绩赢得的。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政党和政治组织比得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这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底蕴和自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这一意义上,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不能实现现代化,能不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关键在党。与此同时,制度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劳永逸之事。在新时代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中不断解决新的制度问题,使社会始终保持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方能继续凸显党的领导下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于更好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必须要指出的是,在新时代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概括表述看,主要集中体现在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首要的显著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因此,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之中,以充分发挥好党的领导这根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要在新时代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就必须坚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更好地体现出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重要的是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部署要求,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即“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1],以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统摄性地位。

  二是从党的建设维度看,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所领导的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党的十九大党章对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深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具有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同时,从党史国史来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近100年和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由此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三是从国家的运行职能看,新中国的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和不断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和治理体系,做出了最好的制度选择,为“中国之治”奠定制度基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3]这两大世界奇迹既表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又充分印证了新中国的制度是最好的制度选择。

  党史国史是最好的教材,新中国成立70多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是衡量制度优劣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中国的制度是最好的制度选择。在新时代解决新的制度问题和继续展现显著制度优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原则,这是中国之治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特色,是带方向性的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在理论维度上准确把握内涵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有着具体的深刻内涵要求。在工作实践中,需要从四个维度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要求。

  一是要从党、国家和民生的层面把握内涵。在党的层面,就是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显著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中国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国家层面,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民生层面,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要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层面把握内涵。这一层面的核心内涵,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与使命担当。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4]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就需要我们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还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就要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是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层面把握内涵。这一层面的核心内涵,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既要见制度又要见人,两者都不可缺失。治理与管理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区别[5]。治理与管理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更加注重人民这一本位,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目的是为了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一是在价值取向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形式。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治理意味着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二是在不同主体作用发挥方面,治理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即由过去政府是管理的主体,转向为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其中人民群众是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当家作主的作用。当家作主作用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等渠道实现。当然,肯定其他主体的作用,并不是轻视政府的作用。政府在维护秩序、化解风险、处理危机等方面有着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功能。三是在扩大参与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各种治理活动中,使其成为治理最重要的主体。扩大参与的过程,是人民群众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四是要从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层面把握内涵。这一层面的核心内涵,就是努力增强国家治理效能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中国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牢牢立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以人民为中心融入制度设计和执行各个层面、每个环节。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条主线,集中彰显制度优势,蕴含强大治理效能。在新时代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的巨大效能,就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从而切实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在实践向度上以有力举措扎实推进

  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有序有效地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离不开革命热情和自我革命的勇气,但更要有新办法新举措,方能肩负起新时代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任。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人民关心的问题、影响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而展开的。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化改革就是革除不相适应的部分,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要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同时,还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需要从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价值、建设路径与重要保障等方面做出努力。在价值层面要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奋斗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建设路径层面,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活动规范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效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在重要保障层面,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要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又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促进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互统一,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三是以改革为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始终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坚持用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解决突出矛盾,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和健康获得感。同时,还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是要用制度巩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果。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成就伟业的保障。向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奋进,就是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顺应人民期盼,以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用制度建设巩固改革成果,以人民为中心是鲜明指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就是审时度势全面促进中国反贫困战略的转换。从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建立来看,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来突破[6]:首先,充分发挥基本公共服务的作用,建立相对贫困人口发展的基础性机制。其次,在政府主导之下,依靠市场的力量、社会的资源来推动,形成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的贫困治理整体性机制。再次,建立干预代际贫困传递的阻断性机制,即对贫困家庭实施物质援助的同时,更应注重贫困家庭人力资本的提升,特别是加强女童教育尤为迫切和重要。还需要指出的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是缓解和缩小城乡差距,其根本在于基本制度的建立,其中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长效机制的核心。比如教育、卫生、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城乡差距问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加以解决,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着力解决。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科学规范、民主公正、运行高效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政府治理、企业创新、行业发展、公众生活各方面。

  六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推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从宏观来讲,就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从而切实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微观来讲,就是要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重要的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还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原则,实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统一,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之中,突出的正是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彰显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以坚强领导铸就千秋伟业的责任担当。

  在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方能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决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方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出治国安邦的巨大效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N].中国青年日报,2019-11-06(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3]何成学.准确把握“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的三大内涵要求[J].当代广西,2019(24):36.

  [4]习近平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强调 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7):6.

  [5]周晓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实现现代化——专家解读“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N].光明日报,2013-12-04(4).

  [6]张玉斌.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N].兰州日报,2019-11-19(16).

 

作者简介

姓名:何成学 工作单位: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

职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