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昭平矿产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昭平县位于广西东部,桂江中游,隶属贺州市,全县总面积323213公顷,是一个山区县,素有“昭平不平”之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9.4%,人均耕地面积仅0.06公顷,矿产资源对于当地来说相当宝贵。

  一、矿产资源概况

  昭平县属矿产资源较贫乏的县,其中金矿、石英岩、白云岩、饰面用砂岩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且潜在资源可观,为优势矿产,可发展为支柱性产业;铅、锌、银、铁、重晶石、石灰岩、高岭土、页岩、建筑用砂有一定资源储量,可为该县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该县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矿种单一,资源不配套,布局分散,不利于开发利用;贫矿较多,富矿较少,需要提高技术,贫富兼顾、采选并重;单矿种大矿少,共伴生矿床多,必须统一规划,综合回收利用;区域成矿条件较差。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昭平县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矿山布局与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全县26个矿山企业除了区厅发证的金矿和矿泉水矿各1个达到中型规模以外,其余县级发证24个矿山规模小、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因历史原因仍不同程度存在,生产规模小、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仍占一定的比重,且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根治到位。

  矿山采矿工艺不够完善。部分矿山未严格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开采设计开采,开拓系统不完善;部分矿山特别是采石场仍存在安全等诸多隐患,砂岩类矿山和砖瓦用页岩类矿山的机械操作手安全培训不到位,近年来的两起安全生产事故均因采矿挖掘机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矿产开发利用程度不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矿产品单一,回收率低,对矿产资源不能有效综合利用。矿山分散经营,生产方式落后,对市场适应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矿业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原有矿山发展后劲不足。

  矿业及其相关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传统的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益低下,矿山技术装备落后,多年来富罗镇的砂岩板材类、石英岩类矿山受成矿条件差、缺少资金和科技投入不足的影响,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和技术水平难以提高,矿山经营管理不善比较突出。

  矿产开发中的加工利用环节薄弱。尽管该县的矿产资源开发了几十年,创办的企业数量不少,开采的矿种较多,但没有形成一家在全县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支柱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只生产初级产品,富罗镇的6个砂岩板材类、石英岩类矿山企业均以出售原矿产品或半成品矿产品为主,矿产品的附加值低,经营效益不高。矿产品附加值未得到充分开拓利用,矿业生产大部分以原矿采掘为主,矿产精深加工能力差,矿产产业链尚未形成,矿业经济未能形成规模经济和总体效益,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质勘探工作滞后。全县38个勘查项目利用外部资金进行矿产勘查开发的力度不足,现有项目资金投入不够,地勘工作进展缓慢,勘探期过长,资源成果无法及时提交,圈占地盘现象依然存在,商业性勘查运行机制需进一步拓展。同时,由于资金、技术、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昭平县自身没有任何地质勘探能力,由此造成地质资料欠缺,对全县各类资源的分布、储量、品位、价值等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也使资源开发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不能科学定位,具体运作上难免盲目被动。

  三、发展思路与设想

  昭平县目前处于经济发展关键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呈逐渐加大的趋势,今后几年必须推动该县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为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总的思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始终贯彻“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围绕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这一中心,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昭平、长寿茶乡养生之都”发展定位,以建立绿色矿山经济为目标,着力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生产经营规模化,企业管理高效化。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实行矿产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方针。加大布局调整,优化规模结构,实现资源的有序、科学开发;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坚持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权益。加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矿业健康发展;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充分利用“广西大瑶山成矿带平南—昭平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设立的平台,全力支持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整装勘查工作,积极引导民营资金在整装勘查区外围的深部找矿活动,力争在2—3年内的勘查发现1~2处的大中型金矿床,支撑该县大中型绿色矿山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昭平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昭平县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