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博物馆
合浦新貌
合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东经108°51′-109°46′,北纬21°27′-21°55′。县人民政府驻廉州镇,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76公里,距北海市28公里。县城东至山口圩77公里,西至丹竹江33公里,北至常乐江口大桥40公里,南至中站8公里, 东至山口镇马鞍岭东英罗港主航道,西至西场镇鲁根嘴西大风江口主航道,南至福成乡西村竹林盐场四工区海堤,北至常乐镇双角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公里。东北与博白县、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县相邻,西与钦州市交界。北与浦北县、灵山县接壤,南界东西两段临海,中段毗邻北海市。全县陆地面积23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8公里,现辖15个乡镇、245个行政村、28个社区,总人口约103万人。汉族为主,有壮、瑶等少数民族。
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1.03亿元,比增16.11%;固定资产投资119.52亿元,增长16.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5亿元,比增18.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904元,比增10.13%;农民人均纯收入6046元,比增11.00%。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9.76亿元,增长12.5%,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22.4%,财政收入8.72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增长15.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90元,增长15%。
工业
合浦县汉代开始有制陶,唐有瓷器制造,宋开始海盐业,清乾隆年间,出现一批制糖和生产炮竹的手工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常乐镇办起蚕丝厂,有织布机近百台,雇用工人百余人,是民国年间合浦县规模较大的企业。民国32年,石康镇开设集益电力公司,碾米并发电照明,是合浦使用现代机器较早的企业。40年代后期工业生产主要有炮竹、纺织、缝纫、陶器、皮革、粮食加工、制糖、制盐、食品、印刷、金属制品、竹木器、日用品等,多为规模小,资金不足的手工业家庭作坊,有的只雇用几个工人。
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78.73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计)。1950年县人民政麻设工商科,负责管理工业。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54.25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计),其中个体手工业占79.8%。从1953年开始实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绝大部分手工业者都按行业成立了生产合作组织,同时建立一批国营企业,主要有粮食加工和农机修理。1957年全县工业产值1993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年平均递增28.3%。1958年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先后建立一批国营企业,除了制糖、制盐、炮竹等传统行业外,大部分是新兴工业,1959年工业产值2587.02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计),比1958年增长25%,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新办的炼铁、炼油、煤矿、铅矿等企业大部分下马,是年工业产值跌回;957年水平。1962年继续减产,只完成178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下同),比1957年下降10%。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国营、集体工业得到巩固和发展,1965年工业产值3001万元,年递增18.82%。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前三年受“文化大革命,,运动冲击,工业产值徘徊不前。60年代后期增建罐头、麻线、麻袋、塑料、电珠等行业。1970年工业产值4977万元,年均递增10.65%。1971年开始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轻重工业都有新的发展,乡镇企业增设了商业机械、羽毛制品、化工、制锁等行业。1975年工业产值9259万元。年均递增13.22%。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增办了一批水泥、制糖、炮竹、化肥、造纸、制革等企业。1977年因新办企业多,生产尚未正常,是年,工业产值年增长仅10.5%。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有30多个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也逐渐增多。除了传统行业外,还新办了土砂石开采,淀粉制造、人造板、纸制品、水泥制品,建筑用石加工,拆船等企业。对一些企业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落实经济管理责任制,实行超产奖励制度,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1984年全县集体企业总产值超:过国营企业。1985年工业产值25277万元,首次超过农业产值。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兴办了少量三资企业,增设“三来一补”项目。农村联户和个体工业发展迅猛,1990年工业企业共9389个,其中全民企业82个,乡镇以上的企业188个,村办企业105个,联户367个,个体户8647个。1990个工业产值47991万元,年均递增13.6%,其中集体工业产值(含村以下工业)占65.9%,轻工业产值40491万元,占84.37%,独立核算企业利润总额535万元,销售税金4742万元,形成以烟花炮竹、糖、盐、纺织、建材、机械、化肥等20多个行业。“七五”期间有部分企业亏损,集体企业亏损面较大。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1.03亿元,比增16.11%。
农业
解放前全县有地主、富农5226户,29769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9.2%, 拥有耕地面积近60万亩,其他劳动群众占有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24.9%。地主、富农把田地租给农民耕种,海地租沿海农民、渔民在海区内进行浅海作业,都要向占有海区者交纳箔地租、网门租、海石板租、捕鱼租等。1951年10月27日, 成立合浦县土地改革委员会。11月,广东省土改工作队232人,县土改工作队350人,组成土改小分队赴县18个乡,用50天时间进行土改试点工作。土改试点结束后的1954年,全县有互助组9700个,54488户,216192人,占全县农业总户数的53.36%,占全县农业总人数的55.83%。1955年夏,全县建成初级社467个,入社农户12260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12%。归社耕地143750亩, 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3.07%。1957年,全县305个高级社,实行“三包”的282个,占全县高级社总数的92.2%。1956年冬,全县进行以总结生产经验促办社,制订生产规划和完善“三包”方案为中心的整社工作。1958—1960年,全县各公社共兴办公共食堂7396个,在公共食堂就餐的有189633户,72263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7%。1979年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比例上升到90%,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占80%。1986年,全县实行“两田制”的生产队达儿39个,占全县生产队总数的18.39%; 1990年增至3920个生产队,占总队数的63.5%。实行“两田制”的农户达99043户,占全县总农户的54.8%。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粮食生产连年增长。1982年全县粮食总产达34.17万吨, 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0年增长22.7%。1990年全县粮食产量上升到34.19万吨。农村总收入94147万元,比1980年增长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43元,比1980年增长7.81倍。
林业
解放前,县内的山林,绝大部分被地主、封建山主和宗族占有,少数属机关、学校、祠堂、庙宇所有,真正属广大劳动人民所有的山林很少。民国22年,《南路实业调查团报告书》中记载,广东陆军测量局推算,全县野林面积1153万亩(含今北海市、浦北县)。
解放后,全县于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山林归人民所有,连片较大面积的山林,收归国家或集体统一经营管理。1956年底,广东省亚热带资源开发小组调查,全县只有31.8万亩马尾松林和零星分布的常绿阔叶次生林,覆盖率为7%,森林主要分布于曲樟、公馆、白沙、常乐、闸口、石康的东北部,石湾、乌家、沙岗、西场的西北部,南康、福成、环城的中部丘陵山地。林木分布极不平衡,大都在丘陵山地,而台地和平原地没有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地,均为裸土,另据1974年调查县内海岸,保存下来的天然红树林有9214亩,主要分布于西场大风江沿海岸向东一直到山口英罗港。1987年,全县林业用地共:有175.64万亩,曲樟和乌家这两个乡的疏林地面积为全县疏林地面积的69.8%,新造林1.5万亩以上的有南康、营盘等乡镇。1987年全县森林面积75.1万亩(不含红树林、四旁林),森林覆盖率27.4%,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856604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738047立方米,占86.2%;疏林地蓄积84333立方米,占9.8%;四旁林蓄积34224立方米,占4%。1990年全县有用材林面积67.3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89.6%。蓄积量68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2.2%,其中窿缘桉和湿地松有34.6万亩,占51.4%。马尾松有31.5万亩,占46.8%。
畜牧业
解放前,合浦畜牧业已有较好基础。合浦水牛和公馆猪驰名区内外。合浦水牛特点是;体壮、长膘快、耐力好。公馆猪特点是:长肉快、肉细嫩、皮薄,且繁殖力强。清末,合浦已在乌家和廉州东山寺旁设耕牛集市,即“牛圩”。此外,公馆、白沙、山口、石康、沙岗等乡镇每逢圩日均有耕牛交易。
解放后,党和政府鼓励发展畜牧业,着重进行良种选育、推广科学饲养管理、防治疫病等方面的工作,使畜(禽)群素质、饲养管理水平都有所提高,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数量逐年增多,商品量不断增加。尽管如此,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值中的比例仍未取得重大突破。1949年占22.63%,1957年占21.49%,1970年占24.4%,1989年占22.02%,1990年占20.78%。
合浦农户养鸡、养猪大都需要糠、碎米、杂粮等,养猪还配以青饲料,如红薯藤等。丰富的农产品是畜禽饲料的基本来源。农户养鸭除了用部份主、杂粮,糠和成品饲料外,临近江河、湖、海地区的居民多养鸭群。县内有12个乡镇临海,海岸线长达289.1公里,又有39条江河入海,港湾河汊多,浅海滩涂多,适宜鱼、虾、蟹、螺、蚬等海生动物生长繁殖,这是很好的饲料基地。在县内低丘陵地区,农田少,草山草坡多:当地群众如何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发展畜牧业,尤其是饲养牛羊,主要是掌握时机进行放牧与牵牧。全县有丘陵草丛类草场51957亩,可利用面积47327亩,载畜量为3006.7牛单位;灌木草丛类草场5165亩,载畜量123.7牛单位;疏林草丛类草场739109亩,可供放牧草场417180亩,载畜量15418.6牛单位;农隙地草丛类草场,分布于各农区田头地尾,水旱田的田基,河流溪湖及山塘水库岸边、道路旁,优质牧草多。特别是雨季到来时,牧草生长茂盛,草嫩质好,是放牧的好时机。此外,还有农次产品稻草、甘蔗尾、花生藤、豆藤、玉米秆等饲料。1983年的统计,由全县农业产量计得以上五项农次产品的产量共110224.1万公斤,其中:稻草101878.9万公斤;甘蔗尾5377.1万公斤;花生藤2469.8万公斤;豆藤412.16万公斤;玉米秆86.14万公斤。2011年牛出栏2.18万头,猪出栏72.5万头,禽出栏2188.80万羽,畜牧业总产值20亿元。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