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图,5大组团星罗棋布,而位于最东边的,便是铁山港(龙潭)组团。其中,地处博白县龙潭镇境内的龙潭产业园,就是铁山港(龙潭)组团的产业核心。
作为玉林市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主要载体,龙潭产业园承载着玉林人民的海洋经济之梦。
成立4年来,玉林市将龙潭产业园作为挺进北部湾的“龙头”精心打造,从政策扶持到招商引资,从路网打造到项目建设,皆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园从一片荒地上迅速“起飞”。去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65.2%;工业增加值11.85亿元,同比增长65%。
因地制宜
构筑临海产业集群
8月初,酷暑时节。记者走进位于玉林市最南边的龙潭产业园,犹可听到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在园区内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挖掘机、推土机、泥头车等正在忙着平整土地。
再生资源园区是龙潭产业园的“园中之园”,主要集中吸纳从事再生资源加工的企业,是我国目前规划建设中最大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园区,规划总投资约100亿元。
目前正在推进的一期工程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投资6亿元,占地3000亩,已落实用地指标2634亩,已平整2000多亩。此外,22个入园企业的办证等前期手续已经完成,只待条件成熟。
自2008年5月组建以来,作为广西八大重点园区之一的龙潭产业园便确定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临海临港产业的战略方向。园区首期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着重打造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以及物流、仓储为主的产业基地。
广西银亿科技矿冶有限公司是园区最早投产的企业,去年实现销售额20亿元。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年产1万吨的电解镍生产线,配套的镁盐项目和硫酸项目也已建成投产,形成了“化工-矿冶-镁业”立体交叉模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龙潭产业园已集聚25家企业,总投资55.7亿元,临海产业集群已成雏形。其中,已建成投产14家,总投资22.9亿元,正在建设的有11家,总投资32.8亿元。
“软硬”并举
营造优质投资环境
站在高处俯视整个龙潭产业园,可见纵横交错的六车道主干道以及众多支道将园区整齐分割,天蓝色屋顶的厂房布局期间,沿路一排排的大王椰树迎风招展,高耸的路灯与绿树并排而行。
良好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是吸引投资的必要条件。龙潭产业园成立以来,共有纳入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专项资金的项目12个,总投资共12.57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5.6亿元。
园区路网方面,南北1号路、龙腾路已于2010年建成通车,南大道、南区配套路网正在加快建设,近期可望形成“三纵五横”主干路网。
供水排污方面,伟业水厂目前已达到2万吨/日供水规模,垃圾处理厂已于去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也即将完成主体工程。
电网建设方面,3个110千伏变电站已经建成投入使用,供电可靠性达到了99.9%。
配套设施方面,产业园商务大厦已投入使用,产业园孵化中心正在建设,园区工作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投资软环境也是园区建设的重点。为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玉林市将部分市直单位的审批权限直接下放产业园,构建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形成零障碍、高效率的投资环境。
在企业服务上,园区实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跟踪服务方式,及时高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打破“瓶颈”
冲刺1000亿元目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使偏居海角一隅的龙潭镇成为开放的前沿地带。
虽然龙潭镇的地位发生了巨变,但长期以来周边道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薄弱,地域知名度不高,成为龙潭产业园发展初期所面临的“瓶颈”。如何化解?
首要就是修建“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体系。近年来,玉林市大力修建面向北部湾、连接龙潭产业园的交通网络,“十一五”期间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1.6亿元。2008年11月,总投资54.5亿元的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项目正式动工。次年,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开工,预计于2013年建成通车。而龙潭产业园通往铁山港东岸码头的龙港路也即将通车。
与此同时,玉林市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活动,打响龙潭产业园在全区及全国的知名度。除了主动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活动上开展招商推介活动,还多次组织招商小分队前往四川、浙江、上海、深圳、福建等地招商。
据统计,4年来,产业园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达464.7亿元。其中新华联50万吨精制镍铁及深加工项目是玉林市建市以来单项投资最大的项目,总投资98亿元,年产值约150亿元,年税收约13亿元。
产业园的蓬勃发展之下也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与之配套的铁山港东岸码头尚未启动建设,制约了园区规划建设临海产业优势的发挥,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落地和引进。
按照未来规划,龙潭产业园将实现有色金属产业园、再生资源产业园的规模运营,通过产业聚集,拉长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玉林经济发展新一极。力争到2020年园区全部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