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让文化魅力迸发精彩创意

  1199名身着红、黄、蓝T恤衫的桂林高新人组成巨大的火炬造型,展示继续领跑区域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桂林市市长李志刚(左)与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右)为桂林国家高新区创意产业园揭牌。
 
  领导和嘉宾在“创意漓江,百花绽放”长卷上共同挥毫点睛,寓意桂林国家高新区弘扬千年文化传承,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成为中国第一个与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结成友好节庆的文化节。
 
  第三届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共吸引国内外观众30万人次。
 
  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前右二)在桂林市委书记刘君(右一)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桂林国家高新区20周年成就展。
 
  法国昂西国际动漫电影节获奖作品首次在桂林展播。
 
  国外友人热情参与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七星区举办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节日”文化内涵。
 
  实施百场电影、文艺演出、论坛下基层等活动,七星区文化惠民工程有声有色。
 

  金秋的桂林,除了桂花飘香,还有诱人的文化魅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立市,是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战略考量。“聚合创意要素,发展创意产业,传播创新文化”,系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顺势而为。近年来,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在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硬实力”的同时,十分注重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文化元素的活跃和文化力量的迸发,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漓东百姓的幸福指数,“山水宜居宝地,创新创意新城”的诉求已变为现实。

  创新创意文化节—— 致力打造文化与创意的盛宴

  自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的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取得了空前成功,达到了“外树形象,内聚人心,营销城市,繁荣文化,促进发展”的初衷。该节庆被人民网评为“中国最具创新发展潜力节庆”,同时还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节庆活动,被桂林市列为“中国桂林国际会展”系列品牌之一。不仅如此,文化节这棵“梧桐树”还成功地引来了“金凤凰”,实现了高新区七星区的城市营销战略构想。三届文化节共引来45个投资项目落地,总签约投资额高达92.17亿元。一批知名企业争相入驻园区,其中不乏像迪斯尼(加拿大)互动娱乐公司、百度、君泰福建设开发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文化节不仅进一步挖掘了我区丰富的智力资源,带动了区域科技、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发展,提升了桂林国家高新区的形象,而且,必将逐渐成为桂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亮点、新品牌!”提及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文化节的收获,桂林国家高新区工委第一副书记、七星区委书记赵德明欣慰地说。

  “规格高、规模大、项目多、活动新、内容实,这是第三届文化节呈现的特点。”桂林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七星区区长何运保坦言,自治区领导和有关厅局主要领导亲自赴会,全国有80多家国家级高新区派领导参加,参与活动的投资商、券商、客商上百人。

  “最主要还是活动新,有十大活动在桂林还是第一次举办,充分体现了文化节创新、创意的宗旨。”赵德明告诉我们,与具有51年历史、素有“动画奥斯卡”之称的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签约“结对”并建立伙伴关系,是第三届文化节的重要收获,不仅提升了桂林动漫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为中国动漫真正融入世界动漫主流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桂林七星杯”全国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中俄艺术家画展、桂林山水音乐节、婚庆博览会、56个民族金婚摄影展、千人火炬徽标图案现场展示、航天科技展等。

  由展会、大赛、论坛、推介、活动等5大板块46个子项组成的第三届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不仅注重形象宣传、打造品牌,更注重搭建产业发展和资源要素聚集的新平台。据悉,文化节期间,广西动漫游戏试验园区成功挂牌,搭建了促进动漫产业发展、聚集动漫企业的新平台;通过举办动漫展、发明专利创意成果展及产权交易、投资环境与专利发明推介等活动,为企业搭建了展示、交易、对接的新平台;通过举办金融展,各类金融机构产品首次以展会的形式集中亮相桂林,为市民和企业搭建了投资理财“金融超市”。通过两个大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并在大赛中发现人才、吸引人才、推荐人才,从而为桂林创意产业提供了人才和智力保障。

  多元文化的碰撞,乃文化繁荣之必需。赵德明着重向我们讲述了第三届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的“三大突破”,即国际化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工作上有新突破、节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有新突破。与法国昂西动画电影节牵手,他们拟以动漫交流为契机,推动桂林与昂西青少年交流、动漫人才培训、中法获奖动画电影短片交流、动漫产业合作、高层互访等国际交流,以此为桂林文化创意产业进入欧洲寻找捷径。文化节期间,俄罗斯画家20幅作品全部被交易收藏,“桂林七星杯”全国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的部分获奖作品通过技术产权交易所交易,实现了文化与资本、文化与市场融合。前两届文化节良好的示范效应,为今年文化节深度市场化运作提供了范本,一批企业主动找到组委会请求合作,7家本地企业承办了山水音乐节、金融投资置业展、婚庆博览会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政企双赢”的办节模式,成为促进文化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创意”新招。

  群众文化红红火火——辖区百姓幸福指数迅速提升

  年近半百的老王,是码坪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这几年,周末他经常到三金广场去看演出。以前,他白天除了打点零工,晚上就是睡大觉,现在三金激情广场丰富的文化活动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刘阿姨是施家园社区老年文艺队的骨干。“三金广场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现在大伙儿演出积极性更高了。”刘阿姨说,自从参加周末广场演出,文艺队由10多人发展到40多人。

  像老王和刘阿姨这样,感觉生活比以前更有品位的百姓,在桂林高新区七星区还有很多。三金激情广场自2006年4月启动以来,已演出近百场。每逢周末,由社区轮流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演出。2007年,三金激情广场演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

  如今,在漓东城区,城市文娱生活丰富多彩;农村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活也悄然兴起。七星区委、区政府在稳步推进农村文化工作“五个一工程”(即每村有一个文化室、有一个篮球场、有一支运动队、有一支文艺队、有一名文化骨干辅导员)的基础上,还十分注重特色发展,鼓励打造文化“一村一品”。比如,岩前村的彩调、唐家里的女子腰鼓、樟木村的龙舟、半塘尾的老年书画,都成为辖区群众文化的新亮点。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只有在完善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一直以来,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都将打造群众文化作为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途径之一,让处处都有欢歌笑语,人人享受文化成果。截至“十一五”期末,该区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累计已达上亿元,先后建成了高新区七星区历史·文化展馆和高新产业展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了大批文化站(室)、图书室和娱乐室;打造了上百支基层文艺骨干队伍,培育了甲天下文明风、三金激情广场、文化步行街小广场文艺演出、“百场电影、百场论坛、百场演出下基层”等群众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广场文化为主,社区、校园、企业文化繁荣共生的群众文化格局。

  赵德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道,其实,举办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的初衷是打造品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落户桂林国家高新区;但是,三届文化节共吸引了60万人次参观,不仅有效地向外界推广了桂林高新技术成果、引来了投资者,还实现了“文化惠民”,真正做到了“文化盛会,百姓节日”。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灵感”在漓东变成财富

  桂林国家高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全国其他高新区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交通方便,铁路、公路、航空都很发达,正在建设的三条高铁,将来到广州、到贵州形成两小时经济圈,高新区园区内均有内环、外环公路与园区、老城区相连。其次是政策优势。一是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二是国家级服务业改革试点区域,对服务业、特别是对高端服务业的优惠政策;三是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试点区域。多项政策的叠加,给桂林国家高新区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再次就是产业优势,经过20年的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拥有自主创新的基础和环境;第四是智力优势,桂林国家高新区内有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14所大中专院校,8所省部属科研院所,近100家企业成立了研发中心,科研实力雄厚,智力资源丰富;第五是服务优势,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研发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发展;第六是优良的创意环境。桂林国家高新区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桂林的重点发展城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宜居的人文环境和20年高新区独特的创新文化,这些为科技人才提供了最适合研发的环境。借用赵德明的话说:“这里激发创意的灵感,这里获得创造的享乐,这里找到生活的热爱”。

  赵德明还透露,由于每次文化节在主题策划上注重了“八个结合”,即与高新区的特点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与各级领导对高新区的要求相结合、与旅游相结合、与资本相结合、与市场相结合、与百姓生活相结合,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开始在漓东凸显。据悉,“十一五”期间,桂林国家高新区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77亿元,规模工业产值达182.1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59亿元,辖区内产生的总税收15.10亿元。而以文化创意为代表的创意产业规模,已占桂林国家高新区GDP的10%左右。投资2.5亿元的广西最大创意产业园一期已经建成,30多家以软件、动漫、设计为主的创意企业入驻园区,未来2-3年,创意产业园将有百家企业入驻,对做大文化创意产业赵德明胸有成竹。

  与此同时,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为桂林国家高新区聚集了新的创意要素,2010年,他们共申请专利415件,获授权252件,排广西各高新区首位。在创意文化和产业的引领下,高新区形象品牌、会展经济品牌、动漫产业品牌、创意产业品牌得以迅速提升。好风凭借力,他们籍此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整合形成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了新材料、新能源、创意等三大新兴产业。

  问及今后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大发展,赵德明说,一是整合产业资源,通过设立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融资担保基金、与高校合作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举措,整合创意资源;二是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争取在3年内形成聚集广西最大的创意产业集群;三是形成历史文化、高新文化、企业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新文化”,引领桂林高新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本版图片由桂林高新区七星区委宣传部提供)

  文化为魂,创意灵感汩汩来

  在全国50多家国家级高新开发区中,桂林国家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两年间跃升了5位!此番奋发有为的追赶激情源自何处?前不久,在桂林召开的全国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语中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为桂林赢得了“后发优势”。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历史文化厚积的桂林,不能一味地只用来“品读”,将文化元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素,桂林“高新人”在三年前就瞅准了这一点。以举办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为“号令”,他们让创意颠覆了传统,打破了桎梏,开拓了未来。

  从首届文化节6项活动,到第二届22项活动,再到第三届46项活动,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后来居上”,已跻身“中国最具创新发展潜力节庆”名录,并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扶持和培育的节庆活动。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水里游的,只要有创意,桂林“高新人”来者不拒。于是乎,一大批国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三届文化节共引来45个投资项目落地,“揽金”92.17亿元。

  心作舞台天地宽。在文化节的带动和影响下,漓江东岸这片沃土上的灵感被激发,创意被点燃,智财被引来。创意企业多了,高新企业强了,人居环境靓了,市民变得雅了……文化力彰显的“马太效应”在桂林国家高新区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