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越边境(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侧记

  12月19日,在越南举行的越中(芒街-东兴)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上,中方随同参展的8个标准集装箱产品销售一空,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在3天的参展期间,中方企业与越方及东南亚国家的企业签下62宗订单,签下14个贸易合作协议,金额达3.68亿元,东兴市跨境经济合作驶入纵深发展快车道。 

  贸易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连续参加5次博览会的侨商雷先生,在这次博览会上大获丰收。他从事越南平仙鞋贸易,在博览会第一天,就与来自越南广宁、河内的5家企业签订200多万元的加工合同。

  本届博览会上,中越双方企业签订了14个贸易合同,涉及电视机生产、加工制造和旅游文化合作等项目。由此,东兴对越贸易的企业达65家,越南在广西设立的投资企业达23家。东兴贸易已经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从1994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越边境商品交易会后,东兴与越南芒街的贸易开始向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转变。中越边境商品交易会举办了12年,双边贸易转变多样化。2006年开始,越南芒街和中国东兴市开始轮流举办中越边境商贸旅游博览会,每届博览会,双方签订的项目投资额达10亿元以上,博览会成了中越边境线上最具影响力、开放合作最广泛、发展前景最广阔的品牌展会。

  正是这个品牌博览会影响,区内外贸易商纷纷抢滩东兴市。目前全世界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在东兴创办企业900多家,从事边贸的外来人口达4万多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贸易则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今年1至10月,与越南的贸易额达123亿元。进出口商品已经扩大到海产品、农副产品、纺织品和橡胶、机电产品等种类。 

  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 

  通过跨境合作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越南芒街同样急迫。越南经济研究院阮工美博士说:“越南企业和中国企业要积极建立长久稳定、互惠的合作关系,要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使边境地区的发展从主要以边贸带动单一模式向贸易、投资、加工制造和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合作区内先行建成一批以能源、原材料、特色农产品方面的合作。”

  这给东兴市发展跨境合作提供强力基础。东兴市采取“点-线-面”的发展模式,规划在待建的中越北仑河二桥一侧,划出4.987平方公里,预留用地10.812平方公里,建立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区域。依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要求,按“两国一区、分别管理、密切协调、封闭运作”的模式管理,该市率先实施贸易、投资、服务的相对便利化,中越两国公民、第三国公民及货物、车辆可以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内自由流动,把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成为中越两国经济深层次合作的试验区,面向东盟的边境进出口资源加工基地、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信息交流中心,提升沿边开放开发的窗口,形成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新高地。

  越南芒街则提供了40多个合作项目,项目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旅游产业、加工贸易、电子等领域,特别是北仑二桥和芒街的旅游开发项目,与东兴有着很强的互补合作性。为此芒街还专门划定一个192.7公顷的海安工业区,给外来投资者开辟发展空间。  

  合作共赢向纵深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惠国税率在2015年前在越方的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两大区域战略的全面推进,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平台不断完善,东兴与芒街的经贸合作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这次中越边境(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研讨会上,双方在5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一是共同致力完善符合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定实施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先行先试优惠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交通运输、货物进出、货币结算等便利化。

  二是共同致力建立完善的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共同建立贸易摩擦预警监测机制;完善两国边境地方政府定期会晤机制,推动建立跨境合作协调机制;坚持打造中越(东兴-芒街)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等经贸合作品牌,推动两国两地经贸合作纵深发展。

  三是共同致力推进促进双边经贸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加快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共同围绕贸易的发展,推进对应的边民互市贸易区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共同致力加强金融投资、旅游、农业等产业领域的合作。全面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跨境投资和自由兑换,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离岸业务、国际金融等金融投资领域的合作。

  五是共同致力扩大社会事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中越关系友好发展的活动,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