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自酿的“土茅台酒”畅谈和谐家庭(陈德仁摄)
各地的宾客在喜气洋洋地赶赴武宣民俗节(陈德仁摄)
每一个家庭分一份社肉让大家品尝到节日的亲情(陈德仁摄)
品茶道茶成为过节主客沟通感情的一道生活乐趣(陈德仁摄)
亲朋好友在俗节里其乐融融(陈德仁摄)
既参加国庆节、五一节、春节等节日,也踊跃参与地方政府等官方组织的八仙女文化艺术节。同时,武宣县各村屯还各自过着不同的民俗节日。本文仅采撷四组民间“土”的掉渣的俗节,揭开仙城文化那神秘的面纱——
灵湖“六月六”
每年六月初六那天,灵湖村就会热闹非凡。主人需要提前一天做扣肉做鱼自不必说,单是家家户户走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主家还乐此不彼的“赶注”就令人瞠目结舌。可谈起六月初六这个盛大节日的来源却又没有多少人说得出个所以然来。
据村委主任张建科回忆,六月初六的前身是“禾苗节”。每到这一天,灵湖村就会自发组成一支民俗队伍,在大操坪敲起锣鼓,舞起稻草龙。人员到齐后,就上下舞起草龙浩浩荡荡地朝着各家各户顺序游去。首家必是村里有头有脸的名望大户,进得家门来,这家就会燃鞭炮迎接。稻草龙向主房大厅三拜后再反方向拜三下,然后给屋主送上一包白灿灿的大米,家主将事先捉到的菜虫、螟虫等害虫拿出一包丢给稻草龙践踏。意思是捉虫消灾,田地里的所有害虫不再危害庄稼了。
稻草龙离开后,农家会在灶台,田间地头,庭院里焚香祭祀,祈求五谷丰登。有的也会取宰杀的家禽鲜血喷在草纸上用石块压在田头地角,备酒烛香等祭品,祈求田神确保丰收,俗称“祭田神”。民俗队伍在每家每户游完后,大家依次涌入祖宗祠堂、灵湖东面的灵台寺和下面的水月庵,给佛像呈祭果、杀鸡鸭、宰牛羊、行大礼、祭先人。
现在,这些礼节都随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游灵湖,结交各方朋友;扭秧歌舞,渲染节日氛围。
位于村前的灵湖是武宣县旧八景之一“灵湖松籁”所在地,20多亩水面“其源伏地涌出,四时不竭,青萍红莲,点缀其间”。因村灵人杰,所以历代名人辈出。清朝有文进士张梦骥、举人张任宏,贡生、国学、文生员和武生员110人,后清的江南才子郑小谷的母亲张氏就生于该村。
各地来赴节的游人首当其冲是直奔灵湖那秀丽的风光,有的欣赏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赋,有的在哗哗涌出的泉水旁尝鲜嬉戏。更多的红男绿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青春盎然的大小伙们与打扮得花团锦簇般的姑娘频抛秋波。或吹笛拉胡,或吟诗高谈,目光如荡漾的湖水在姑娘们春意盎然的脸上留连。双方伺机凑前互问姓名、年龄、家庭。中意后互留联系电话,也有的撇开自己的同伴直接与一见钟情的意中人邀伴离去。
湖后是鳞次栉比的楼房,厨房自来水、沼气池一应俱全。闭路电视、太阳能、宽带网、空调电网如织。村支书张桂发说:“六月初六给灵湖仔出了名,每年吃完节后都有美女从外地嫁过来!”
“这个节还是主客交流学习的美食节呢!”参加黔糖蔗区“蔗王”大赛获“武宣蔗王”称号的张玉松感慨道:“前年来吃节的县糖业办技术员酒足饭饱后到蔗地指点我开荒种了新台糖27号新品种26亩,每年进厂原料蔗近200吨。单株高4米,评委不得不佩服。”
从节日各家门庭前面爆满的各式小汽车,联想到外地姑娘争着嫁,那农村的新变化随着“六月六”的酒香在田野里日益弥漫开来……
金榜“七月十三”
金榜村位于双髻山脚,因金龙庙成名,“七月十三”是这个村有
别于其它村的一个大节。未进村就可看见金龙山半山腰的金龙庙,庙
前石缝树根可见悄悄渗出的泉水,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流和着节日
与大自然欢歌。
相传宋朝时波斗村的谢洪、谢泽俩兄弟经常到这金龙山披霞吟诗苦读。宣和三年(1121年)赴京赶考时文思泉涌。双双考得进士,被朝廷赐为“谢家双凤”。同录进士的还有台村的陈仁、陈旭俩兄弟。事后乡里人在他们流连读书的“龙脉”找到一枚铜钱和一根银针,那根银针正正插在铜钱方孔中。因山水吉祥,前人功勋远扬。加上金榜题名出双凤,山形酷似金龙蜿蜒,该山就叫金龙山,山脚的村子就称金榜村。
至于“七月十三”的来历,据金榜村老人刁其靖介绍,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是全村人在金龙庙供奉金龙爷的日子。金龙爷本姓谢,是宋朝谢太后之弟,因抗击外来侵略者屡立战功被封为金龙大将军。大将军驻扎在武宣与桂平、金秀三县的交界处,与壮、汉、瑶、苗等民族和睦相处,深得各族民心。七月十三日,在旅途中死于当时通往金秀的山路即现在的金龙庙处。当地土民为了纪念谢将军的功德在山腰建了金龙庙刻碑以诏后人,并且年年在这一天朝拜。因金龙大将军属回族人不吃猪肉,所以祭祀日子奉牛不奉猪。
金龙庙屡经代年代战火,但在源源不断的香客关注下,庙宇重修留存,也因地处陆路交通要道给县城带来如流商贾。西街大商户“广明昌”等富豪年年捐资修葺并为庙宇添置方便山民入山路过使用的柴米油盐,炊具。每到“七月十三”这天早上,金龙庙几口铸铁大钟便在8点准时撞击,洪亮的钟声远传到武宣县衙。当地民众闻声涌出家门抬着金龙神像结群上山游神求雨,并且是每每有求必应,过后十天内天必定下大雨。因此“七月十三”吉日深得民心,香火日盛,敬奉的信徒遍布武宣、桂平一带。
如今的“七月十三”,村民再也不用抬着金龙神像上山求雨了。七月十二这天傍晚,十多个壮年小伙提早上到金龙庙宰杀黄牛。因金龙大将军祖籍是北方,因此杀黄牛有纪念的意义,并且宰杀的黄牛还要是犝牛。次早钟声过后,一拨一拨的远近香客就开始抢道上山。进得庙来,少不了迎神跪拜,弯腰斟酒祭庙神。一时香雾缭绕,祈福声沸沸扬扬……
香毕,每个人手里少了香烛,多了一袋袋香气扑鼻的社肉(牛肉)。由头、脚、内脏全牛一锅煮熟,味道鲜美,且有一种异香。这400多份社肉(部分是亲戚朋友搭注的)每一份都经过称重,社肉分到大家手上,垂涎欲滴的小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大人们则离开香客如流的庙宇,直奔家里与宾客共享美食。
金榜村的“七月十三”还有一道与众不同的程序——品茶。该村生产的金龙茶在清朝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就以“谦益”牌商标饮誉海外。经过多年的品种培育提纯,茶叶在市场上热销到200多元一斤还供不应求。传说道光三十年(1851年),太平天国洪秀全在东乡登基称王前,与西王肖朝贵、南王冯云山在金榜村屯兵月余,住在金龙庙共商国事。每天练兵劳顿时摘下几张茶叶丢入嘴中稍嚼疲劳全消,天王洪秀全除下令全体将士每天喝茶提神抓紧备战外,还指定金龙山产的茶为天王御品,限量生产,定期进贡。
饭前一道茶,饭后一道茶,辞行时又一道茶,被誉为金榜村的“三茶不过岗”。履行三道茶的过程中,主客对一年的丰歉长评短说,对来年的希望互理思绪,那场景其乐融融。节日气氛给人的感觉是桌面杯里鲜绿的叶面微毫毕现,芽峰玉嫩尖挺,如龙在水中翻滚嬉戏;空气中热气升腾的诱人清香沁人肺腑,甘味醇厚绵绵;型状、颜色、味道映衬着飘香的两颊,令人思绪飘荡,人间烦恼疲劳消失的无影无踪……
清水“十月早”
长忆我家十月早,糯米葱粑山芋饱。
忙罢田里上地里,开工愁无厚棉袄。
这是武宣镇清水村过去流传的一首民歌。“十月初一”清水人称“十月早”,这一天葱粑粑加一锅山芋汤便算是农民辛苦大半年最好的晚餐了。天冷后,冬季农事便是修水利,东筑坝西挖沟。一年忙到头,多少人家口粮还不够,但这些如今都成历史了。
“十月早”时,农耕基本结束,收成已定。看着就要到来的收获季节,更为了祁福来年的“百尺杆头更上一层楼”。家家户户大老早就劏猪杀鸭,呼朋唤友忙碌起来。
这一天,葱粑粑是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过去家穷得“叮当响”,有的一个月都难见一餐肉,更别说鱼腥味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有钱买荤料,勤劳的清水人是不甘寂寞的——菜园里有的是葱花。于是,一根根翠绿的葱花就成了节日的宠儿。那一天,首先是直奔菜园拔回一大篮葱花,去掉根须和黄叶。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糯米淘洗干净,浸一晚后用石磨磨成米浆,用布袋装好或吊在桶柄上,或用石磨压在上面。等挤出一部分水后倒出来揉搓,将洗干净的、白得透亮的根茎青得诱人的叶子和磨好的粑米桨拌在一起,就可以下锅煎了。
现在清水已经成为武宣县有名的“信用村”,甘蔗蘑菇种植专业村,区、市、县“小康文明示范村”,第一个步入生态农业的村庄了。大家已经是不愁吃不愁穿,在乎的是怎样在节日吃出个性吃出文化来。于是,以葱花为主料,或素或加花生,也有的中间裹上一块腌好的“不见天”肉。不管怎么变花样,葱粑粑必定要做成圆形的,寓意今年的劳作圆满结束,期盼明年还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以吉庆为象征的葱粑粑就成为主人与宾客高谈阔论的话题。
油必定是正宗的花生油,葱必定是自种的香葱,米必定是新鲜的糯米——一切以生态安全为大!满桌的菜肴最叫主人操心的就属做葱粑粑了。
主客饭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尝葱粑粑。主人端上装满晶莹翠绿葱粑粑的盆子:“没什么好吃的,尝个葱粑粑吧!”那一清二白的葱粑粑带来的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寓意,启示今人不忘过去,展望未来;当你迫不及待地拿来筷条轻轻一夹,香气直钻鼻孔,四溢的油香诱惑着你一口咬下去,那香喷可口的葱粑粑早已在饥饿的胃里充盈:油而不腻,风味独特,那感觉不是用香嫩滑润就能形容的出的……
“吃葱粑——粑咯!”此时小巷院墙人流穿梭,到处欢呼雀跃……
因此,到清水村过“十月早”一饱口福的,令人情牵梦萦的就是葱粑粑了。那出自精巧女性之手做的葱粑粑给人一种温暖的爱,家的温馨,圆圆的葱粑粑是一家人团圆的吉兆。因此。当你酒足饭饱将要告辞时,主人都会履行最后一道程序:“打包”。将包好的葱粑粑轻轻地递到宾客的手上嘱咐道:“兄弟,带回去给家人吃,明年你一定要再来哦……!”
大覃“十月初八”
武宣史书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大旱米贵饿死人多”;“清光绪二十八年秋冬大旱,耕种无收,民多卖儿卖女”;“民国34年春夏旱,成千上万乡民挖野菜充饥,饿死241人”“1963年夏、秋大旱,连续5个多月滴雨未下,山泉全部断流,田土干得冒烟,100多万亩庄稼枯死。”在武宣,“滴水贵如油,下雨泥石流”。
纵观武宣的历史,就是一部先民世世代代与旱灾和洪涝灾害斗争的历史。于是,在这个被干旱肆虐的土地上近年来许多村衍生的“自来水节”,演绎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已经不足为奇了。
每年的老历十月初八,就是桐岭镇大覃村人过的自来水节。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劏鸡杀鸭,备上美酒,广邀朋友,大吃海喝,宾主畅欢,不醉不散。
这个节日源于1996年的该村的自来水开通日。在这个特别温暖的日子里,遭受旱灾“渴”了几代人的2000多大覃村农民都喝上了洁净甘甜的自来水。为此,家家户户贴起大红对联,燃起烟花爆竹。农户廖兴宗在对联写道:“回忆去岁,旱荒大半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喜看今年,泉水进家户,庄稼全丰收,富起三层楼。”为了感谢党委、政府的关怀,村民们自发规定,每年的十月初八为村里的“自来水节”,大家用最纯朴的方式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这个村地处山脚没水流,山塘水库象漏斗。全村人喝的是地表雨水,有人到1公里外的地方去挑,一个壮劳力一个早上只挑得两担水,既费力又费时。为解决群众饮水困难,村党支部带动群众自力更生战旱魔,筹措资金10多万元修筑高山蓄水池,全村群众都喝上了自来水,过年时第一次感到温馨喜庆。
2009年,村党支部、村委会经多方勘察和研究分析,决定打井扩水,彻底改善人畜饮水问题。由于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完工投入使用。改水工程使过去“吃水贵如油,家家为水愁”的状况得到改观,除了生活用水外,大多数村民还用“自来水”浇灌菜地,一年四季蔬菜基本上自给。十多年来,每到这一天村民们就会宴请亲朋好友,以纯朴的方式来庆祝这“时尚”的节日。
外来人把大覃村的“自来水节”叫“笨卵节”,看那气势家家户户在这天比的是谁家的房高,谁家的车多,谁家的“拐”靓,谁家的酒销的多,因此这一天来者都是客。别看主家到处张罗,为桌椅板凳忙的汗都顾不得擦,那心里高兴着呢!正餐是一定要到3点钟才开桌的,并且饭前要吃圆糯粑,猜码过门要喊发!谁家的码声大,主家就越笑的合不拢嘴。认识的不认识的,管你是谁;男女老少,来吃就是,来喝就好。因为那样就等于代表他向左亲右邻大喊:我家来贵客啦!庭院旺啦!!来年大发啦!!!
“自来水节”既是一个“好客节”,也是一个“展览节”,更是一个民俗“祈福节”!(陈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