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环江县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力加快民族事业的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让党和国家的政策植根于干部群众的思想之中,统领干部群众的思想,激发干部群众热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全县上下振奋精神,紧紧围绕县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县委办、政府办、人大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 “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宗教场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坚持每年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固定标语牌、制作宣传板报、电视节目宣传、举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举办民族山歌演唱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营造全县学习民族政策、落实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上新台阶。自2006年起,该县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以改善全县72个毛南族聚居村群众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为重点,先后投入10亿多元资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安排各类扶持项目4000多个,涉及农村饮水、教育、卫生、文化、通屯道路硬化、通屯砂石路等项目,惠及全县8个乡镇72个民族村,23万群众。投入资金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在毛南族聚居区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加快了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的步伐,推动全县各民族共同发展。

  民族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工作稳步发展。积极争取资金帮扶特困少数民族优秀学生,从2006至2017年止,共争取到帮扶资金40.4万元,为200名少数民族特困优秀生提供资金扶持。通过举办培训班、编撰出版弘扬民族文化书籍、创作、收集整理出版毛南族民歌、收集整理《环江壮、苗、瑶、布依民间故事集》、开展文化进校园工作等举措,不断做好做实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县民宗局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出版了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毛南族》、出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概况》;确立了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名录共44项等,其中 “毛南族肥套”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编写《毛南族医药》一书,改变了毛南族有药无书的历史,填补了中华民族医药宝库的空白;组织毛南族学者撰写《广西通志.民族志》中《毛南族传统节日》,文中详细描述了毛南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庙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和节日礼仪及过节习俗;编撰出版弘扬民族文化书籍《风情毛南 香美环江》、《毛南族民间故事精选》、等书籍已发放到全县中小学生手中。

  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获得新突破。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广泛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为保护和发展,该县在2013年至2017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安排744万元,实施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77栋民房民族风格立面装修、屯内石板路建设、排污、河道整治、建设民族文化展示中心,通过国家的扶持和群众的努力,南昌屯毛南族文化色彩得到凸显,吸引了众多游客。2014年9月,南昌屯荣获国家民委命名的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

  思恩镇陈双村民族团结示范点龙江、双乐、东兴三处移民点,涉及毛南族、苗族、瑶族群众70户284人。2012年利用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资金100万元,建设双乐屯篮球场、戏台、文化室以及附属设施,工程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2013年利用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资金150万元,建设陈双村民族特色村寨大门及双乐屯苗族民居立面装修、文化室、戏台和提灌工程建设,提升陈双村民族团结示范点民族特色。该示范点各民族安居乐业,团结向上,生活富裕,2017年,获国家民委命名的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

  建立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处置机制,维护民族团结。建立民族关系“两个信息资料库”(县、乡两级少数民族社团信息资料库和少数民族知名人士信息资料库)、“三支队伍”(民族工作信息员队伍、民族工作专家顾问队伍、民族关系协调员队伍)、健全“四项制度”(各级民族工作部门与各级少数民族社团、少数民族知名人士之间交流沟通联谊制度;民族关系信息收集加工和汇总上报制度;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制度;涉及民族因素事件和民族矛盾纠纷处置制度。通过制度的贯彻落实,化解民族矛盾,维护民族团结。(蒙宏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