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深挖特色做优公共文化事业

已有36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成立了村屯业余文艺队760支,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功能齐全的文化站、实用有趣的农家书屋、自导自演的村屯业余文艺队……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文化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地方形象的名片。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夯实文化发展基础。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市36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300平方米标准化综合文化站用房126个,总覆盖率达90%;完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1个、乡镇基层中心138个、村级基层服务点149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覆盖率100%,乡镇基层中心覆盖率达99%,村级基层服务点覆盖率为99.7%;建成农家书屋1542个,覆盖率达100%;成立村屯业余文艺队760支。

  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坚持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下农村活动、专业团队送戏下乡活动,以及利用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等。其中,2013年,在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下农村活动中,全市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2万多场次,观众达200万人次,有效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发挥文化资源的富集区优势,深入挖掘和保护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以拥有历史悠久铜鼓文化为例,2003年,据河池市文化、文物部门对全市铜鼓现状进行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市铜鼓保有量为1458面(民间收藏和使用的达1388面),与同期全国文博、科研机构馆藏铜鼓数量(1460余面)相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纷繁璀璨,刘三姐歌瑶、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密洛陀古歌、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等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有24个,市级名录有57个,县级名录有592个。

  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在文物保护方面,新增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凤腾山古墓群(清代)和宜州市会仙山摩崖石刻(宋至民国)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4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广西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刘三姐歌谣代表性传承人谢庆良、毛南族肥套代表性传承人谭三岗被评为“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实现了我市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