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玉东新区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纪实

给农民颁一本“物权证”

  今年1月上旬,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镇湘汉村村民陈继佑领到了广西农村第一本《房屋所有权证》,“我可以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了,这可是以前办不到的事情。”老陈逢人便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玉东新区大胆创新,从去年9月开始,采取“六权”统揽、整村推进的方法,完成了湘汉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将农民手中“死资源”变“活资产”,实现要素集聚、效能提升的改革之路,成为我区首个整村推进农村“六权”改革的村、广西首批颁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证”的村。

  村民们有了“物权证”

  2月8日,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营业。仪式结束后,陈品快步进入偌大的交易大厅。不久,墙面的巨幅显示屏开始滚动播出交易信息。当看到湘汉村两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时,陈品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陈品是湘汉村支书,自打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之后,他们整合了两块土地进行流转。“一块是250亩,一块150多亩,都是连片的,我们标价一年每亩2200元。”他对记者说。

  这一次,和以往的土地流转不一样,不仅单亩租价高,他们还将在竞租单位中进行严格挑选。从以前的“盼”到现在的“挑”,湘汉村的“底气”来自一本本“物权证”。

  今年1月,继陈继佑领到广西农村第一本《房屋所有权证》后,村民林煜明领到了广西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30年前那本巴掌大的《农村土地承包使用证》相比,这本新证不仅信息更全,还附带着土地示意图。

  林煜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连自家地的大小、界线都没个确切数,争地扯皮的事多了。现在哪块地是谁家的,面积多大、位置在哪,一看示意图就一目了然。”

  随后,村民陆续领到一本本“物权证”,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

  这些“物权证”把土地、房屋、山林等产权明晰到户、到人,并标明权属的地理位置、实际面积、四至界址,解决了以往各类农村产权面积不准、四边不清等问题。

  “确权登记后,村民有了‘定心丸’,不容易产生利益纠纷,承租方也能放心留下来发展。”陈品说。

  目前,湘汉村已引进一家鞋面厂和一家中药加工厂。“接下来我们希望引来龙头企业投资休闲观光农业,这段时间已经有公司来洽谈了。”陈品告诉记者,湘汉村毗邻市区,一部分青壮年在城里搞副业,一部分留在村里的企业务工,农业产业相对薄弱,所以想把农业龙头企业引进来,让村子发展得更均衡。

  农民有了“底气”

  湘汉村的变化,源于一本本“物权证”,它看似简单,背后却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改革设计。

  在农村,还存在未批用地、超标用地、占用农保区、一户多宅等现象,改革不仅涉及历史问题,还涉及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既然要改革,就要大胆。“六权”统揽、整村推进是湘汉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最大特色。

  “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其次工作要公平公正公开,程序也要规范。做到这些,我相信就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玉东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富庭说。

  为了实现整村推进,玉东新区组建了“三支队伍”。第一支是由职能部门职工组成的干部工作队;第二支是由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工作队;第三支是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基层工作队。

  靠着“摸石头过河”,玉东新区制定出一套规范的改革流程图和登记发证程序表,明确了宣传培训、入户调查、测量勘界、整理资料、审核公示、登记发证和归存档案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经过大量的进村入户宣传、调查之后,玉东新区聘请专业部门进行航拍、外业勘界、内业数据图表处理等,此举既节省了人力财力投入,又提高了公信力。

  尽管如此,在测量过程中仍发生不少争议。朱富庭告诉记者:“土地测量涉及农民切身利益,随时都可能成为纠纷的焦点。此时,干部工作队和基层工作队便第一时间出面调解,最初的4个月,我们调解纠纷就达200多起。”

  之后的每一个步骤都按照程序严格执行,而结果也令村民感到满意。“有惊喜,实际上最后确定我承包的土地面积要比之前要大一些,因为以前的面积是用皮尺丈量出来的,误差不可避免。”林煜明说到这里,笑得合不拢嘴。

  村里的土地“盘活”了

  现在,湘汉村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林权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均已基本完成。由于试点的成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玉林市全面铺开。

  截至目前,玉林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已发证1398宗,发证率98.1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已发证107.31万宗,发证率93.76%;林权确权发证985.36万亩,发证率94.58%;其余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也在扎实推进。同时,全市土地流转率达42.6%,高于全区、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农民手中多了一本本的“物权证”,如何让这些资源货币化、流动化,改变农民传统分散经营、聚集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迫切需求。为此,玉林市建成广西首家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旨在带动产权流转、盘活农村资源。

  在玉林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记者看到,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15类产权都可以进行交易,而众多金融机构入驻交易中心,为农户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土地租出去之后,我好专心致志经营自己的副业。”湘汉村村民陈军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从北海贩海带到玉林,一年能赚10万元以上。而家里的两亩土地又不想撂荒,忙起来总是分身乏术。

  “接下来,我想把证件拿到产权交易中心去贷款,扩大经营规模。”陈军说,“家中土地有人租,生意做大没问题,这样的生活才真正有味。”

  玉林市委副书记、玉东新区工委第一书记李常官直言,从实践看,通过明晰产权权属,盘活农民手中的“沉睡资产”,变“不动产”为“流动资产”,变“流动资产”为“创业资金”,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充分流转,这从根本上加快了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程,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