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多次被评为最适宜人居城市。图为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北海城区。王宏武/摄
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比广西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60%。图为北海出口加工区企业繁忙的生产场景。 宋刚明/摄
临港工业建设风生水起。图为气势恢宏的诚德新材料产业园。邓培燎/摄
北海已搭建起直通21个城市的空中桥梁,旅客年吞吐量达84.8万人次。谭瑞军/摄
北海阔步进入高铁时代,北部湾一小时城市圈正在形成。李君光/摄
北海已逐渐成为广西现代产业集聚基地,图为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生产车间全景。罗诗鸿/摄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图为北海高德大桥。许本明/摄
北部湾港铁山港10万吨级公用综合码头。
天下第一滩——银滩新姿。蒋礼宏/摄
中国最美丽海岛——涠洲岛已成为广西新的王牌景区。蒋礼宏/摄
北海红树林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生态旅游正在兴起。邓海波/摄
廉州湾 劳达满/摄
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等多项经济指标全区排名第一、领跑广西,北海强劲发展势头不减——
2013年,初步统计,北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113.6亿元、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6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增长27%,年初既定目标全部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再次奋勇争先,位列全区前列!
胜利完成“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北海,已经彻底打破了发展热潮过后很快被打回原形的历史宿命。在做大经济发展基数之后,没有放缓腾跃前进的“加速度”,继续着“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鲜明特点一路向前,令人刮目相看。
强产业,筑牢城市发展内生力
北海已浴火重生,发展大有希望!2013年7月,在考察了北海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分肯定北海的发展成绩。
从几度起落,到浴火重生,北海产业支撑力的快速提升一路见证这一惊人的变化。在强力推进“三年跨越发展工程”之后,北海不仅实现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纷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成功甩掉了“无产业支撑”的帽子,还坐稳了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头把交椅,实现石油化工、特钢新材料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强势崛起。
跃上高峰后,北海并未停步。
为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北海先后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工业发展大会、旅游发展大会。一系列旨在推动工业、旅游业发展的文件被下发,一揽子富有含金量的扶持奖励办法制定出台,一批重点项目被加快推进。一些强力推进产业发展的项目推进和督促检查机制开始执行——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项目推进实行联合会商等等,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改革,在全区率先开展建设工程审批流程优化改革,项目审批时限缩短60%以上……
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落实产业发展规划,一个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打造千亿元产业为重点、以“四定”办法推进项目为抓手的优势产业发展的环境正在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3大产业产值达到1120亿元、增长25%;工业发展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全市产业园区完成产值1168亿元、增长29%;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实施,涠洲岛整体开发步伐加快,中越海上旅游航线复航,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500万人次、增长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0亿元、增长20%;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设施农业基地发展到33个,龙头企业达到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1家,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12.83亿元、增长5.6%。
产业发展为城市内生力提升带来坚实支撑。数据显示,北海市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6%、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1.13%、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而反映产业发展晴雨表的工业用电量在去年高位运行的情况下继续增长18.13%。
立长远,谋划战略支点新高地
不以GDP论英雄,但能快就不要慢。2014年1月12日北海市委第十届四次全会发出声音。北海要为广西“两个建成”目标和“双核驱动”战略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已经连续5年高速发展的滨海名城,正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好、发展好,将广西建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的指示而行动着。
2013年,通过“定人、定责、定时间、定进度”4定工作制度,层层分解,逐级跟踪,大规模投资及培育所积聚的效能,正在逐步释放,北海的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
——交通网络方面: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建成并即将通车,将北海腹地直接伸向中南各省区及粤西地区;北海至台湾高雄集装箱定期班轮成功开通,北海至香港定期班轮航线培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多年航空市场培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旅客吞吐量84.8万人次、增长18.9%;铁山港亿吨大港建设步伐加快,其口岸正式开放报批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业化进程方面:广西最大的利用外资项目北海林纸一体化及广西(北海)LNG项目开工建设,诚德镍业固溶1-2号生产线建成投产,惠科电子科技产业园开工,北海高新技术创业园开园,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项目获国家发改委“路条”。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封关验收必备硬件项目基本建成。
——旅游服务业方面: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500万人次、增长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0亿元、增长20%。涠洲岛整体开发步伐加快,中越海上旅游航线复航;继荣获中国10大最美丽海岛后,涠洲岛又荣膺“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航空市场培育成效凸显,全年旅客吞吐量84.8万人次、增长18.9%。
——招商引资方面:实际到位资金374亿元、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25.3%,外贸进出口总额25.79亿美元、增长24.15%。
今年,北海目标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增加值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按照这一目标,北海已经开始谋划:通过“区城同建”、“产城融合”,加速推进包括各园区在内的“两核七园一带”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通过落实扶持奖励办法,加快构建以北海银滩和涠洲岛为双核、以北海老城和合浦系列景区为两翼的“双核两翼”发展布局,加快以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升北海城市功能和形象;通过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北海投资环境,努力实现对东盟国家及粤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北海对外开放水平等。
目前,神华国华广投北海能源基地、广西(北海)LNG、北海林纸一体化、中石化北海炼化产品质量升级改造、诚德高品质钢、惠科电子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续建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和润粮油加工、国投北海电厂二期、朗科国际科技存储(北海)产业园二期工程、北海工业园区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将开工建设;建兴光电、冠捷科技、三诺电子等企业扩能扩产,筹建北海软件产业园等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惠民生,为百姓创造更多新福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北海市委、市政府将改善民生、造福百姓,“只有造福百姓才能体现科学发展”作为体现城市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3年9月初,投资3.8亿元建设、占地400多亩的广西设施最先进的示范性学校北海中学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这只是近年来北海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典型。2013年,北海市下大力气解决中小学校布局不合理和“入园难、入学难”问题,全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除建成投入使用的北海中学新校区、海城区十八小、银海区一小外,北师大北海附中、北海十中、银海区二小等一批中小学校也正在加快建设,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海洋信息学院实现招生,目前全市共有高等院校5所、在校生达2.6万多人。除此之外,在医疗设施建设方面,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加快建设,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主体结构已完工;市“120”急救网络体系3年建设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其中合浦县及铁山港区急救分中心基础设施完工;6个乡镇卫生院和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完工。
继完成36条民生路网工程道路,打通烂尾路大大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和城市形象后,2013年,北海市又加大力度推进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及城市小街小巷改造。截至目前,投入资金4亿元建设通达500多个自然村、惠及60多万人口的800多公里乡村硬化公路已全部修通,北海率先在广西完成通行政村硬化公路全覆盖;而随着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的扎实推进,该市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取得新进展,完成了77条小街小巷的改造和市区38处易涝路段整治,一批示范路、示范街、示范小区正在建设之中;3730套新建保障性住房已全部开工建设,投入2.3亿元建设的广西覆盖率最高城市安防系统“平安二期工程”已基本建成。2013年北海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最中国生态名城”称号,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
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温暖了民心,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积极性,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2013年北海10大事件
★ 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全线铺通
★ 南宁至北海高速铁路正式运营
★ 长达14.5公里的银滩大道改造工程实现通车
★ 朗科国际科技存储(北海)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
★ 三诺电子北海智慧产业园建成开园
★ 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封关验收必备硬件项目基本建成
★ 连续实施3年惠及60万群众的北海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基本完成
★ 投资3.8亿元的北海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
★ 广西覆盖率最高的北海城市安防系统基本建成
★ 举办第五届北海国际珍珠节暨海滩旅游文化节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