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学者纵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编者的话
6月10日,中国国际(东南亚)粮农发展论坛和中国(南宁)—东南亚粮农物流论坛在南宁隆重举行。中国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孙瑜、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叶敬秦、中国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冯并、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刘连馥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这一盛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共同探讨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创建背景下的粮农和粮农物流发展等相关问题。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和大会秘书长、广西区粮食局局长梁雨祥分别主持了论坛大会。
广西具有区位、港口、政策、产业及人才优势,气候条件优越,粮农资源丰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得到了迅速发展,粮农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功能的延伸和拓展,论坛为中国、东南亚粮农和物流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了一个有效平台。与会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东南亚的粮农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粮农发展的情况,论述了发展粮农物流对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性,描绘了中国与东南亚在粮农领域合作的美好前景,指出双方在粮食初级产品、食用油料油脂、热带亚热带水果、粮油食品加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饲料加工业、粮油仓储设施建设和粮农物流等方面的合作大有可为,将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本报特刊发部分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在广西投资:同时兼顾两大市场
孙瑜
广西地处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是对接中国与东盟市场的重要桥梁,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广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农林资源、药物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和港口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广西同时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和边境地区开放政策等多种优惠政策,投资软硬环境日益改善,开放的条件优越,在广西投资可以同时兼顾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广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制糖、汽车、机械制造、有色金属、食品、建材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初步形成,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当前,广西经济运行正处于近10年来的最好时期,未来15年将是“黄金发展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市举办和中越“两廊一圈”加紧构建,以及中国国内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等,给广西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区,也是粮食基本平衡的省区,正常年景稻谷基本自给,小麦、玉米需从区外购进。广西气候条件优越,粮农资源丰富,粮农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多年以来,在粮农贸易方面的合作与往来,增进了广西与各省(区、市)乃至东南亚各国的了解、交流与友谊。
这次由经济日报社、国家粮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东南亚)粮农发展论坛”,主要是研究探讨中国、东南亚粮农发展和中国、东南亚粮农物流的相关问题。
这次论坛将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搭建起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必将对广西乃至中国的粮农产品开拓东南亚市场以及东南亚粮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将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国际(东南亚)粮农发展论坛”在南宁举办的机遇,更加自觉地贯彻中央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广西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双重战略作用,更好地为全国服务、为东南亚各国服务。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
中国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张桂凤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和粮食工作,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促进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协调发展。去年以来,针对粮食供求形势偏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国家及时出台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实行“两减免、三补贴”、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等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增加对农业领域的投入,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宏观调控,支持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的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一个亮点。
我们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遵循“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经初步探索和形成了5个方面的新机制:一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初步建立起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新机制。二是通过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对主产区稻谷的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初步形成了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新机制。三是妥善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人、老账、老粮”的历史包袱,因地制宜推进企业改革和重组转制,初步形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四是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建立收购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多渠道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粮食流通和公平竞争的新机制。五是通过综合运用生产投入补贴、价格调控手段、储备粮吞吐、进出口调剂、产销衔接等措施和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初步形成了国家有效调控粮食市场的新机制。这表明,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国国情的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确立。今年,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落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不断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作者系国家粮食局副局长)
“自由贸易区”将推动越中农业合作
叶敬秦
形成20亿人口规模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如今正在实现。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区域内各成员国、各企业都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在更广阔、竞争更激烈的市场中,为了能发挥生产经营中的优势,各企业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努力扩大自身的影响。东南亚粮农论坛、东南亚国际粮农产品展览会的召开,将推动区域内的贸易合作与往来,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相关)政策的实施。
由于地缘上的优势,加上越中两国悠久的贸易往来关系,对越南而言,中国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中越双边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很快,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72亿美元,而1991年双边贸易额仅为3770万美元(13年间增长190倍)。特别是在农林产品贸易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99年至2004年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04年达7亿多美元,其中越南主要向中国出口一些初级产品,如橡胶、咖啡、蔬菜水果、花生等农产品。中国向越南出口额约2亿美元,包括杂交水稻、水果、化肥、农药、农机以及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优惠政策,我们能更好地发扬既有成绩,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特别是推动越南与中国广西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双方企业作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双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作者系越南国家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
粮农合作:中国与东南亚具有互补性
白美清
粮农产业是中国与东盟贸易及合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这方面,中国与东南亚不仅具有相似性,而且具有互补性。
在粮食初级产品方面:中国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粮食贸易与进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4.7亿至4.8亿吨,能够基本实现自给。但在品种上需要进行调节。泰国香米和越南、缅甸白米是中国客户熟悉的品种。而在粗粮、杂粮、豆类方面,中国的许多优良品种如食用大豆、绿豆、芸豆、红豆、荞麦等都是具有优势的出口优良品种。
在食用油料、油脂方面:中国油脂的自给率在60%-70%,有1/3要从国外进口。2004年,中国的油脂消费量达到1700万吨,人均13公斤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几年不足的部分,靠进口来弥补。去年仅进口大豆就达2023万吨,同时进口大豆油252万吨,进口棕榈油370万吨。此外,中国的花生、芝麻及茶籽油、葵花油、米糠油等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特种油料,是出口的优质商品,远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所以,油料是今后贸易增长的重要商品及投资的新增长点。
在热带、亚热带水果方面:东南亚的许多优良果品,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打通水果的流通渠道,并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后,水果及其制成品,将成为双方贸易的新亮点。
在粮油食品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饲料加工业方面:东南亚和中国在主要食品及习惯爱好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在农产品加工技术、加工设备等方面均有许多项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且物美价廉,适应性强,适合东南亚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这将是双方互通贸易、投资办厂、工程承包的一个重要方面,前景非常可观。
在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是世界上仓库最多、储粮数量最大、技术先进的国家,具有从设计到施工建设现代粮库、油库及保管各种粮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粮食、油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东盟可以利用中国的经验、技术和资金,加强本国先进实用的粮油物流系统的建设。
(作者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
“绿色食品”需要龙头拉动
刘连馥
任何一个“产业链”的形成和运转,不仅要靠价值的驱动,而且同时需要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龙头企业”去拉动。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绿色食品的产业化进程也需要“龙头企业”的拉动。
“绿色食品”有不少是初级农副产品、畜牧产品或渔业产品,只有把它们加工成适合于人们消费的产品形式,才能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品。实际情况是:上述初级产品往往都是由分散的农户和养殖户生产的,而加工就需要由某些有一定条件和规模的企业来承担。这种加工本身,又是一个使产品商品化和价值提升的过程,也是农业产业化的过程。这样的大型加工企业,就是我们所说的“龙头企业”,他们一头连着生产基地和农户,即通过“订单”或其它形式的契约与农户联系起来,农户按加工企业的需要和有关规定标准饲养肉牛,加工企业按合作规定收购肉牛;另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以实现绿色食品的产品价值和市场价值。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中,也实施了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创造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龙头企业得到了经济利益和规模利益,也使与龙头企业建立了联系的农户得到实惠,使他们增加了收入,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值得绿色食品同行欣慰的是,在龙头企业的带领和推动下,各地与绿色食品基地紧密联系的农户已经形成了种种形式的以发展绿色食品、确保产品质量为宗旨的新型组织(团体)。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不仅密切了农户与龙头企业的联系,而且是一种确保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质量的自律和自我保护组织。
(作者系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
越南的粮食为何能大量出口
何辉成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前越南农业生产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农民生活非常艰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农业管理机制无法鼓励农民积极投入生产,许多地方农民弃荒农田。
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出现危机的情况下,1981年,越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在农业合作社中“改进农产品承包到劳动组的工作”的100号指示。这是经济管理思想的首次突破,主要内容是:
———土地、主要生产资料及生产的大部分农产品属于合作社;
———社员承担八分之三的工作(包括种植、管理、收割);
———如果管理好,除了他们该得到的劳动工分外,社员还有权获得超过承包的产品部分和获准向自由市场出售。这些改革精神,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由于国家对于农业物资的投资和提供日益减少,因此农民必须在自由市场上自购数量和价格日益增长的农业物资。到了1987年,许多的农民不能完成承包任务,陷入负债的窘状,农业生产也陷入停滞。
1988年,越南又颁布了关于农业经济管理革新的10VN/Tw决议。该决议的主要内容是:———把稳定的田地承包给农户,期限为15年。
———各种生产资料如牛、犁、农业机械交给社员管理和使用。
———农民社员户主动完成全部的耕作。
———合作社改变原来做法并按社员户的要求服务。
———除了支付给合作社的服务费和上缴国家的农业税外,社员户可以自由支配和在市场上自由销售产品。决议使生产关系形成重大调整:管理主体从合作社转为家庭户,家庭户管理土地和主要的生产资料,家庭户按生产效益直接分配产品,终止了按低价格收购粮食食品的制度,粮食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同时,国家废除了承包制,化肥等农业物资按市场价格销售,粮食价格也由自由市场决定。自此,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大的利益。
这两次改革,使越南的粮食生产迅速增长。1989年,越南大米首次进入国际市场仅有140万吨,价值2.9亿美元;到了2004年,这两个数目分别达到了405万吨和9.41亿美元。其中,1999年是越南大米出口数量最多的一年(456万吨和总值在10.25亿美元以上)。据世界粮食组织(FAO)的估计,在过去的16年里,全世界粮食产量增长了7000万吨,而越南已经贡献了1000万吨。
(作者系越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对中国物流发展的三点意见
丁俊发
对2005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我想提出三点意见:
一、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快制定“十一五”全国现代物流业专项规划。在国家经济管理层面,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13个政府部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参加,成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国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国民经济转型时期,物流业的加快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规划协调与指导。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我国物流发展的“十一五”规划,这必将有利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5年来,物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看,物流发展要适度超前。物流投资应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相当。要贯彻国家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政策,疏通多元化投资渠道,吸收国内外资本进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别要加强铁路、港口、多式联运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对于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议国家给予支持。
三、为企业经营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以后,各方面反映很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抓紧落实。特别是工商登记管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配送车辆进城、土地管理、货运代理、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道等几方面的政策,企业要求比较强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抓紧研究实施细则,把好政策落在实处。
(作者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搞好粮食流通 促进农民增收
何毅
中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目标是通过10年的努力,完善重要粮食物流节点设施,建设和完善粮食运输设施,配套建设物流信息的检测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成高效、顺畅的跨省粮食现代物流主要通道,实现跨省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接。在稍长一段时间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了粮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国粮食物流体系,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编制了《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作为实施的方案。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提高4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提高中转能力。在枢纽站点继续建设中转性质的仓储设施。从全国的总体需求考虑,粮食物流发展,在主要交通干线的站点,在公路、铁路、水路的枢纽点,中转仓储设施仍显不足;第二是提高装卸能力。就是在粮食主要集散地建设发放和接受设施;第三是提高整体运输能力。包括购置多种运输工具和优化整体的运输网络;第四是提高全面协调能力。主要是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创新体制并整合现有的资源。
中国粮食物流建设的技术重点,是建立完整的粮食物流网络和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运用以及无缝化的连接。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与整个规划相适应的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我们制订的规划再好,如果没有一个体制上的保证,就无法落实。战略重点地区(通道)有两个,一个是东北地区粮食向东南沿海地区输出的通道,第二个是黄淮海地区粮食向周边地区扩散的通道。东北地区粮食,主要以稻谷、玉米、大豆为主,每年有2000多万吨流出,1000多万吨出口。黄淮海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小麦产区。做好这些地区的粮食物流,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
(作者系国家粮食局管理司司长)
立足国内实现粮食供求平衡
王宝伟
基本立足国内、进出口适当调剂是我国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基本方针。
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将逐步增加。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今后中国仍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面积力争维持在15亿亩以上,库存消费比25%左右。
二、灵活运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品种和余缺。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存在粮食生产的国家比较优势,在坚持基本立足国内的前提下,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供求余缺和品种结构也是需要的。目前,中国粮食有进有出,为调节粮食供求、稳定国内市场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立产销区之间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近年来,一些地区通过互建基地、联办市场、发展订单农业等形式,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区合作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过程中,要继续探索理顺产销区关系的新途径、新机制。产销区之间要按照商品粮合理流向,积极主动地开展产需对接,使产区的粮食有稳定的销路,销区的粮食有可靠的来源。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