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主攻工业发展县域经济纪实

  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浪潮,把玉林市推向了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前沿”。 既不临江又不沿边沿海的农业大市何以在几年内实现经济发展的二次腾飞?玉林的决策者在重新审视、寻找自身的优势——劳动力资源、 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等不断被发现,但最直接、最快捷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莫过于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做强做大工业文章。 

    正确的思路使玉林的经济发展势头锐不可挡。一组数据可以印证,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294.53亿元,增长15.2%;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319亿元,增长20.6%;财政收入25.43亿元,增长18.7%;引进项目370个,合同引进市外资金113.29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0.43亿元,同比增长27.48%,实现增加值14.13亿元,同比增长29.01%;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0个,合同投资总额34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52个,完成投资8.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33%。 

    机遇,检验政府应变能力 

    2002年以来,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沿海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位于东西结合部的玉林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春天。 

    但是, 机遇稍纵即逝,步子跟不上就会被抛弃。市委及时提出了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实现率先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在玉林,资金投入不足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办法是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吹响了招商引资的号角,把它作为各项工作的第一道“菜单”,营造出“一切围绕招商引资、一切服务招商引资、一切服从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了全市统一规范的招商项目管理协调机制,分级开展招商引资;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 

    在招商方式上,玉林市制订完善优惠政策,实行以商招商、亲缘招商、挂职干部回访招商、小分队上门招商,拓展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以及东盟的经贸合作。 

    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从决策到成功举办,更是展示了市委、市政府牢牢地把握机遇,推动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执政能力。2004年起,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为玉林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决定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利用和延伸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辐射,全力打造国内和东盟各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企业家、投资商进行商品交易、投资洽谈、经济技术合作的平台,扩大玉林知名度, 让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投入玉林大地。 

    经过短短半年的紧张筹备,主题为“中小企业大经济,玉林博览新商机”的博览会取得巨大成功。 共签约投资项目175个,投资总额309亿元,贸易总成交额102亿元。就在人们还在津津乐道这些成绩的时候,今年4月18日,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玉林国际中小企业交流中心又在江南新区奠基,会展经济带动工业发展的玉林模式初步形成。 

    服务,打造企业投资热土 

    4月20日,记者在兴业县海螺水泥项目主厂区建设工地看到,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有良好的服务,海螺兴业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完成投资4.5亿元,设备安装已完成95%,还有2个月就会点火投产。 

    一个地方区位优势明显,各种资源丰富,可以吸引外来投资者,但是,要留住投资者让其获利,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去年初,玉林市开展了“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把全市思想统一到振兴工业、服务工业上来,把精力凝聚到思工业、谋工业、干工业上来,全力破解外商普遍关注的“签约容易履约难、来时容易留时难”这两大难题,各县市区成立了行政事项审批办证大厅,为外商办理证照、投资咨询、工作协调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大力打造项目审批零障碍、招商洽谈零疑问、进园项目零收费、跟进服务零距离“四零”投资环境。今年以来,各级政府进一步拓宽服务职能,为企业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协调解决用人需求。 

    为了改变多年来缺乏外商创业平台的现状,两年来,玉林市以玉林经济开发区、容县侨乡经济开发区、北流陶瓷工业集中区、陆川北部工业集中区和玉贵走廊为载体,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今年起,玉林市用两年时间开展“爱我玉林,建我家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围绕把玉林建设成为机械产业、健康产业、水泥陶瓷产业、服装皮革产业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厚岭南文化色彩的文化和旅游中心,以及人居环境优美、竞争力强、富于活力的创业城市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投资者在玉林创业有一种家的感觉。 

    一番心血换来满园春色。目前,玉林市加快工业发展的机制已经形成,影响工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基本消除,聚集资金、技术、人才的良性机制基本形成,投资工业、发展工业的软硬环境明显优化,玉林作为“广西温州”的投资品牌初步确立。除海螺集团外,旺旺集团、燕京啤酒集团等一批著名品牌和企业相继落户,更有众多浙江和广东企业涌入玉林市投资发展 。 

    扶持,培植重点产业集群 

    去年,玉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106.18亿元,位列广西第二,上缴税金6.8亿元。今年的目标将是销售收入150亿元。这是玉林市“倾全市之力,扶持玉柴做大做强”的结果。这也表明,扶持壮大现有优势产业,培植重点产业集群是玉林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企业的发展需要品牌,地方工业的发展更需要自己的“品牌”企业。近年,玉林市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引导,促进产业集群,初步确定和形成了重点培植的四大产业集群:以玉柴为重点的机械产业集群;以制药和食品业为重点的健康产业集群;以三环集团、兴业海螺为龙头的水泥陶瓷产业集群;以创品牌上规模为目标的服装皮革产业集群。 

    当前,玉林市在政策、资金、用地、税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服务等方面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扶持玉柴方面,重点抓好4F轻型柴油发动机生产线、玉柴股司6113柴油机由年产2万台扩至5万台生产线、玉柴集司年产10万台重型柴油机、工程机械、汽车配件生产、玉柴工业园、玉柴(陆川)工程机械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争取把玉林建成国内乃至世界重要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兴业海螺集团水泥项目一期工程、旺旺食品项目、燕京啤酒项目既将竣工投产。 

    发展县域经济,活力在民营,优势在民营,潜力也在民营。哪个地方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那个地方的县域经济就得到壮大。玉林市各县(市)也发挥优势,加快具有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北流市全力支持陶瓷行业发展,日用陶瓷企业由不足10家发展到54家,固定资产10亿元,从业人员5.2万人,产品畅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日用陶瓷8亿多件,产值超10亿元,年创汇7500多万美元,产量占广西的75%,已成为全国新兴的陶瓷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三环集团生产规模、出口量、出口创汇已连续三年居全国同行首位。 

    芒编业是博白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成为广西最大规模的芒编出口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工商注册在案的芒编三资企业有194家,其中有出口权的企业42家。合同利用外资总额4242.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54万美元。芒编年出口产值7000多万美元,安排劳动就业22.84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5%左右。 

    此外,容县林产品资源丰富发挥林产品资源丰富优势,引进胶合板生产企业60多家和年产高密度板15万立方的广西高峰容洲人造板公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林化产业集群;福绵管理区做强做优服装产业,形成了以服装加工为核心,涵盖水洗、辅料、电脑绣花、布匹、加工机械销售等配套产业的大产业集群。不但促进了服装产业的飞速发展,赢得了“裤子之都”的美誉。今年1月,在 为期三天的“裤子之都”福绵服装展销会上,签下1830万条裤子5.3亿元的订单。 (杨志光)